王 蕊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第三中學 內蒙古 通遼 028000)
班主任工作對于學生的學習以及日后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班主任不光要教會學生文化知識,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正確做人,管理過程中,要以身作則,樹立威信,讓學生真正信服。因此,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需要善于總結,找到班主任工作的特點,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高中班主任日常管理過程中,需要認識到因材施教的作用,為了讓學生上好每一節課,班主任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然后結合學生特點,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管理。為了深入了解學生,班主任要積極學習高中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只是,同時還需要學習高中生班級管理相關知識,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將這些相關知識和日常實踐相結合,從實踐當中總結經驗,以提升自身班級管理能力[1]。班主任課堂上,將一些簡單的問題,留給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這些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容易,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此外,每個班級中都會存在一部分內向,不愿意發言的學生,針對這些學生,需要及時溝通,了解學生不愿意發言的主要原因,針對反映比較慢的學生,班主任可以利用中午、晚自習、雙休日等休息時間,為學生們補課,或者監督學生自主查缺補漏,正確讓每個學生都能跟得上老師的進度。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班主任要真心關愛學生,從而讓學生對老師信賴有加,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聽從其的教誨。經驗豐富的班主任都知道,班級管理過程中,不但讓學生思想言行上有規可循,有據可依,同時教師還應當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從而受到全班學生的愛戴和信賴,用自己的言行,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能夠和學生心心相印。
第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找到人生目標,和學生之間共同討論今后的發展方向,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同時要監督學生,并且讓學生學會自我監督。并且要在思想上對學生進行教育,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例如,班主任帶領學生開展“立志”主題班會,和學生之間探討“什么是理想”、“人的一生究竟應當怎么活”等勵志話題,班主任收集身邊成功勵志的故事,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目標,并積極為之努力。
第二方面,真心關愛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對教師的感情,來自于教師對自己的關愛。而足夠的關愛,能夠感化學生。例如,班主任從軍訓開始,就學會和教師打成一片,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之間相處,和學生之間進行深入交談。當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要設身處地的理解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取得學生足夠的信任。同時,班主任對全班學生要一視同仁,公平對待每位學生。
第三方面,教師要端正自身言行,為學生樹立榜樣。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邀請學生共同參與班規的建設,該班規當中,不但對學生行為進行規范,同時對班主任行為也進行規范,班主任管理班級過程中,要嚴守班規,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2]。
愛心是偉大的,但是愛心卻不是萬能的。當今時代的高中生,多數是獨生子女,這些學生日常生活中并不缺少關愛,也可以說學生獲得的愛已經足夠,這就導致部分學生認為別人對其付出的關愛是理所應當,缺少感恩之心。因此,高中班主任還需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使其養成健康人格,懂得感恩。部分班主任認為,需要對學習成績中下等學生嚴格要求,因為這些學生更容易“犯錯”,但是卻忽略了對“優等生”的嚴格要求。部分“優等生”雖然學習成績優秀,操行上也表現兩包,加上多數“優等生”日常生活中經常得到家長、老師的贊美,導致“優等生”不了解自身的缺點所在。但是我們知道,不管什么類型的學生,都會有缺點,性格上也都會有弱點。例如,部分“優等生”,日常生活中,習慣別人對其的贊美,當遇到有人批評的時候,心理上會承受不了。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還需要關心“優等生”健康人格的養成[3]。
此外,引導學生和教師、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促使學生之間能夠相互學習、互相取長補短。避免出現好勝嫉妒心態和冷漠自私的性格。此外,還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要懂得感恩,尊重他人,善于和他人合作,人和人之間能夠不斷交流,能夠從合作當中感受合作伙伴的友誼和真情。班主任進行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要有熱情,能夠通過柔中帶剛的語言,教誨學生,啟發學生。無論是“差生”還是“優等生”,均要一視同仁,當學生表現良好的時候,要不吝贊美,當學生犯錯的時候,也要嚴加管教。
高中階段學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點,班主任管理過程中,不能強制性管理,而是要想辦法讓學生對自身的管理方式信服,從而讓學生積極配合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日常管理過程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并且真心關愛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