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陽
(福建省德化第三中學 福建 德化 362500)
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前提。了解學生就是要了解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對待英語學習的情感態度、個體英語認知的能力、個性心理特點、智力水平、英語學習方法、學習環境等。從英語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環境三個方面對學習適應性進行測試。并對所獲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按一定的梯度,將學生分成A(優秀生,英語基礎好、學習能力強)、B(中等生,基礎中等、語言學習能力一般)、C(后進生,基礎差、習慣差、自覺性差)三個層次,分類建檔。在此基礎上成立若干互助合作學習小組,每個小組5-6人,其中至少1名優等生,2-3名中等生、后進生。充分發揮優等生傳、幫、帶的作用。然而,每個學生的心理是不同的,有些學生堅強樂觀,有些則相對脆弱自卑。對學生進行分層,不可避免地會在對部分優秀學生進行肯定的同時,對落后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傷害。為盡可能降低分層教學的負面影響,筆者會真誠地向學生解釋實施分層教學的目的和意義,讓學生明確分組的客觀依據,從而讓學生正確對待分組,有效防止優生驕傲自滿、中等生得過且過、差生心灰意冷等情緒的產生。
現實之中,學生要想擁有高水準的英語聽力就有必要參與大量實踐鍛煉活動,而在此期間熱情動力元素往往不可或缺。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就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聽力差異,分層制定教學目標,讓每一個學生看到實現的希望,增強英語聽力實踐熱情,為其最終達成聽力練習目標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在課程一開始教師先基于課本開頭對話部分組織學生進行了一定的聽力訓練活動,同時為不同能力層級的學生制定了不同的學習目標。具體而言,對于英語聽力較差的學生,只要求他們能夠通過反復聆聽對話錄音掌握對話主要描述的內容;對于中間層次的學生,專門為他們設計了一些詞語填空練習題,即將“How was your trip?”等句子中的一些關鍵單詞去掉,要求學生通過聆聽英語對話材料捕捉需要填到空中的單詞,有效提高詞匯聆聽精準度;對于英語聽力相對較好的學生,則為他們設計了一些需要捕捉更多信息并進行綜合思考來解答的問題,要求他們在正確解答過程中總結系列聽力練習方法與策略。這樣,每一層級學生在接受到學習目標任務的時候,既可以感受到一定的挑戰性,也可以看到實現的可能,因此參與英語聽力實踐活動的熱情大大增強。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聽力能力時,引導學生參與實踐練習活動的必要性毋庸置疑,而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如何優化學生練習效果,為學生英語聽力快速發展助力。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就可以分層次設計具體練習,使學生得到針對性的訓練,從而大大提高學生英語聽力發展速率。例如,完成基礎性聽力教學任務之后,為學生設計了系列不同難度層級的練習內容,并要求所有學生實際參與到具體練習活動當中。具體而言,針對英語聽力稍差的學生,基于課本當中“English Around the World(Ⅰ)”這一相對簡單的語篇設計了諸多聽力練習題目,且大多難度較低,其中包括文章大意總結題目、提示相對明顯的詞語填寫題目等;對于英語聽力水平較高的學生,相應地也就提供了一些難度較大的練習項目,即并沒有基于課本語篇出題,而是從英語名著以及英語時事新聞語篇中選取了幾個片段,并基于此設計了一些練習題目,其中包括要求學生聆聽幾遍英語材料以后自己組織語言將材料內容復述出來、基于所聽信息綜合分析語篇以嘗試進行續寫等。
評價是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而具體在英語聽力教學活動中,其同樣展現出了不可或缺性,需要各任課教師予以較多關注。實際當中,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在清楚了解現實的基礎上分層給予學生評價,有效強化學生英語聽力鍛煉動力,促進其聽力發展。例如,完成聽力教學任務之后,不立即結束教學活動,而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了分層評價。首先,面對英語聽力較低的學生時,教師要明確指出了他們的不足,但同時也針對其現有優點進行了肯定表揚,如配合學習態度良好、能夠準確辨別出剛學的英語單詞的讀音等。其次,面對英語聽力水平較高的學生時,教師則可以在學生聽力能力測試成績顯著提升、能夠運用自己所總結的方法聆聽分析課外英語語篇等情況下,積極給予他們表揚激勵。
總之,當前時期,分層教學法的價值與優勢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并被各任課教師廣泛運用到了實際教學活動當中。在此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就可以充分借助分層教學法的力量科學展開聽力教學工作,提高學生聽力練習質量與效果,最終實現課標規定的英語聽力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