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青
(江蘇省泗陽縣育才雙語學校 江蘇 泗陽 223700)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包括興趣、情緒、意志、團隊精神、道德品質等內容。如果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只注重知識灌輸,不注重品德培養,學生只會注重成績,根本不注重自身的品德養成,沒有良好的興趣、情緒、意志等精神能量作為支持,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在小學生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需要教師先樹立起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識,認識到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這樣教師在準備教學的時候才能有針對性地研究教材,捕捉教材中可以切入核心素養的內容,將英語知識教學和核心素養教學結合起來。同時,學校要把核心素養納入英語學科評價體系,把英語課程教學中核心素養滲透的情況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讓教師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另外,學校還應該通過定期的學科培訓,提升英語教師核心素養滲透的意識,讓一線教師切實把核心素養滲透當作一件重要的事情來抓。
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小學英語閱讀內容多是有趣的故事,富有思想性和文化性,是實現英語課程教學目標的媒介,也是進行核心素養滲透的依托。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英語能力,設置一些核心素養滲透的問題,如道德問題、志向問題、意志問題、合作問題等,引導學生討論、辨析,帶著話題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同時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
3.1 開展英語課堂活動。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有很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英語課堂上開展多種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把它變成學生展示才能的自由舞臺,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表演和展示,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英語篇章的朗誦,把課文做成劇本表演,或者組織英語故事大賽等。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堂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增強學生的語言能力,最終促使學生形成核心素養。
3.2 開展小組合作。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小組活動或組織同桌之間進行英語對話練習。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設置英語對話的情境,利用情境教學法彌補小學生個體認知不足的缺陷,在組織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英語語法、句式、事態、詞匯的理解應用等知識,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英語語感,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達到了集思廣益的效果[3]。借由小組合作進行英語教學,拓寬學生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借此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形成核心素養。
4.1 為學生創造英語聽、學機會。教師在組織英語教學的時候,要多給學生創造聽英語的機會,可以給學生播放課文錄音,或者播放與課文相關的英語素材和故事,然后以此為基礎導入課堂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課文錄音和其他視聽資源的作用,培養學生挖掘學科核心知識的能力,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面。同時,借此也讓學生獲得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涵,比較文化異同,吸收文化精華,從而形成文化品格,達到核心素養培育的目的。
4.2 利用模擬跟讀的形式。小學生跟著錄音模擬跟讀,可以規范他們的英語語調、語速、節奏等,同時能幫助他們更加深刻地了解課文內容,掌握文中的重點、難點和核心知識。為了提高學生英語模擬跟讀的效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主動搜索核心知識的能力,讓他們在聽讀的過程中提高跟讀的水平。借由跟讀、聽讀,讓學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并在語境中整合性運用,有效理解口、筆語語篇所傳遞的意義,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語言能力得到培養,最終使核心素養得以培育。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對學生進行機械的英語知識講授和灌輸,而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注重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