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遼寧省盤錦市實驗小學 遼寧 盤錦 124000)
課堂導入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合理、恰當?shù)剡\用課堂導入法會發(fā)揮良好的教學作用,會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為科學的課堂導入,不但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還能夠像磁鐵一樣深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尤其對于數(shù)學學科來說,良好的課堂導入會激發(fā)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會使得學生能夠認真思考、仔細研究與學以致用,還會為課堂營造良好的氣氛,學生會積極地與教師進行互動和交流,進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天性,存在著不能自控的動手沖動,正是因為這樣小學生課堂上愿意搞各種小動作,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積極性下降。然而,這種普遍現(xiàn)象教師也很難控制。好動是小學生這個年齡段所擁有的天性特征,強加管制會給學生帶來反感與叛逆。那么如何使得課堂紀律與學生的天性二者達到均衡呢?對此,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課堂導入的機會,采用活動導入法,首先,安排適當?shù)幕顒幼寣W生釋放天性,然后再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新知識導入的目的,同時也保障了課堂教學的有序、順利進行。比如,在對“秒”的相關(guān)知識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40秒計時”活動作為課堂導入,小學生用拍手的方式來替代秒的時間意義。比如,拍一次手就等于一秒的時間,在40秒的時間內(nèi)看看學生可以踢多少個毽子、做多少道計算題、寫多少個生字等,然后再展開“十秒鐘大搜索”,讓學生開動腦筋想一想:十秒鐘可以做點什么。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導入,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對新知識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與認識,確保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各方面能力有限,大部分小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不夠靈活,仍舊依靠直觀感受來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小學生對于一些新知識進行思維構(gòu)建的時候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學生對于新知識的理解是建立在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之上,但是由于小學自身的能力有限,學生不能夠第一時間利用與生活有關(guān)的經(jīng)驗來輔助完成對課堂知識點的學習。在開展課堂導入工作時,教師可以采用生活中的圖片、視頻或者身邊的事情進行導入,幫助學生整理思緒,在學習的過程中使得學生能夠快速、準確與科學地理解并且掌握知識點,進而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擴展學生的思維。比如,在開展“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相關(guān)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景,在課程中導入新課。例如:“同學們,假如你在書店看見了一個特別喜歡的漫畫書,漫畫書的標價是9元,爸爸看到你愛不釋手的樣子,于是給你拿了50元錢去付款,那么請你們思考最后會找回多少元錢?”這個問題的導入,把學生的實際生活場景與課堂所學的新知識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會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實際生活,將新知識帶入到學習當中,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課程教學中,教師也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科學、合理地運用生活導入法,如此一來,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效果。
小學生的世界有很多的空白,因此,其對未知的許多事物充滿了無限的期待與好奇。然而,故事是豐富多彩的,正好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因此,故事導入法也深受學生的喜愛。然而,故事導入法的故事與童話故事不同,它是通過教師的精心設(shè)計與合理編排之后能夠與教材進行承接的故事。教師可以通過這個方法提醒學生:在故事中蘊藏著很多的數(shù)學道理與數(shù)學知識。引導以及鼓勵學生自己去處理生活中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還能夠把實際生活帶到課堂當中,使得學生順其自然地融入課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在開展“除法”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引用“開生日會”的故事:曉林過12歲的生日,請了5個同學到家里過生日,爸爸媽媽為曉琳和同學準備了許多吃的東西,分別有18根香蕉、24個桔子,另外還有一個切了六份的蛋糕,大家非常高興地為曉琳慶祝生日,又玩又唱,等到大家玩夠了,曉琳要把東西分給同學,請同學們思考她要怎么發(fā)才能夠平均呢?教師導入了“曉琳過生日”的故事,在故事結(jié)尾又引出了一個數(shù)學問題,巧妙地將數(shù)學問題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地思考與解決問題,然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指導與引導,這樣能夠充分地獲得課堂的良好效果。
總而言之,課堂導入對于課堂教學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心理特點與年齡的影響下,古板的課堂導入方法很難從根本上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導入過程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導入,可以參照游戲或故事進行導入等,必須做到因材施教,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采用合理的導入方法輔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