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發
(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學 福建 德化 362500)
創新思維是人才是否具有開拓能力的重要體現,而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當中有很多機會能夠對這種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和優化,應正確認識高中數學的教育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當中針對某一些問題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拓展訓練,在學會獨立思考和協同合作的基礎上,嘗試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問題的思考,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和問題意識。
所謂創新思維,就是對于某件事或每一個問題具有開創性的認識理解方式,能夠采用多樣化的思考路徑來尋找最優解,是一種積極進步、開拓進取、不盲從的思維方式。高中數學在教學開始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運算方法,對于初級、簡單的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學當中,可以加入一些拓展性問題,達到對原有知識內容進行整合和提升的目的,同時,數學具有靈活性,條條大路通羅馬,數學問題的答案是可知的,不同思維方式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多樣化的思考方式能夠核對、確認答案的準確性。而且,采用何種思考方式或處理方式進行解答在數學當中沒有限制,而且這些不同的思維方式得出結果的時間不同,能夠用于發現最優解,找到適合自己的思考問題方式。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著重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培養是可行的,能夠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思考問題,提升學生的靈活應變能力,不盲從于主流選擇,也是對一個人是否具有獨立思想的一種認證。
2.1 教學可用資源有限。我國高中數學在教學當中可以利用的資源相對較少,除了多媒體設備之外,幾乎沒有使用到現代化教學設備。而且,由于高考在我國教育體系當中的重要性,與高中教育相關的教學資源大部分都是收費的,很多資源掌握在教育培訓機構當中,國際當中很多先進的教學方法和創新理解方式,還沒有得到全面的普及[1]。所以,教師在教學當中能否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或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效果都屬于未知數。不少教師的思維被限制在教科書和教輔書籍當中,自身就沒有創新能力,在教學當中循規蹈矩,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式,對學生存在著一定的不利影響。
2.2 缺乏對培養情況的衡量標準。高中數學的教學目標當中,已經明確提出了對于學生的培養標準,但是這個標準在實踐過程當中存在著各類可變因素,教師在教學當中對于學生的培養情況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培養內容及模式因區域、學校和教師的不同而存在較大的差異。由于教學效果無法進行定性定量的衡量,一些教師在教學當中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較少,甚至不鼓勵創新思維及靈活多變的思想,追求以統一的模板來復制正確。
2.3 教師對教學改革工作的理解和響應不足。教學改革工作的推進改變了我國的教育教學思想,但是對于一部分教師而言,傳統教學當中短視的局限性仍舊對其具有深刻的影響力。由于數學學習當中需要進行死記硬背的內容較少,很多知識、公式、定理都可以通過推導得出,所以,教學改革具有實踐的基礎。一些數學教師將自身和教學改革工作脫離開來,認為原有的教學方法具有多年的實踐經驗,而且能夠讓學生獲得較高的考試成績,而創新思維并沒有明確的考察方式,且在短時間內無法得到證明,所以,沒有傳統教學的效果更好,是一種對教學時間的浪費等等,這些因素都制約了創新思維培養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落地。
3.1 尊重個性發展,鼓勵多樣化思維方式。數學教學當中有很多可以采用多種角度看待理解的內容,需要教師學會靈活變通,用平等的眼光來看待自己和學生、學生之間的關系,尊重每一位學生的見解,并嘗試通過不同的思考角度來進行理解。比如,在人教版必修二當中的空間幾何的教學當中,不同學生在看待立體幾何的時候角度不同,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應當尊重這種差異性,鼓勵學生畫出自己所看到的形狀,讓學生嘗試創作自己腦海當中的不規則立體幾何,并畫出其三視圖和直觀圖。簡言之就是像初學者一樣進行探索和研究,用沒有使用過的方式和角度來看待問題,通過課上、課下的探討和交流,讓所有學生都能具有多樣化的思維方式,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2]。
3.2 提升教師的創新思維能力。數學教師對于學生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其引導和輔助的方式,是學生能否感受到數學學習樂趣,是否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應對數學教師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教師本身也應不斷進行自我反思,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主動出擊,借助其他數學教師和學生群體的力量,盡快發現自身在思考方式和思維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學會向不同的人虛心求教,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新開拓能力,起到對學生的積極示范作用,提升數學學習的探究性和趣味性,增強師生之間的感情,構建良性循環體系。
3.3 強化對數學教師的考核及培訓力度。各高中在進行數學教師的選聘時,應通過多樣化的考核方式,除了對教師的專業能力進行考核之外,還應對教師的各項綜合能力進行全面考察,通過觀察了解和實驗來評判其是否具備培養和引導高中生數學思維的能力。應建立健全良性的競爭和評比機會,提高數學教師對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方面的重視。
高中數學屬于學生系統性的進行數學研究和學習的第一步,在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均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在數學教學當中加入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是尊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重要表現,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獲得更多發現,提升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