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娟
(河南省林州市第九中學 河南 林州 456500)
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重點抓好學生的語文基本功——多讀、多思、多寫,又要進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養,讓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在各種環境和多種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
在《我所看到的美國教育》一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我想到中國教育,想到那些在課堂上雙手背后坐得筆直的孩子們,想到那些沉重的課程,繁多的作業,嚴格的考試……它讓人在感到一種神圣與威嚴的同時,也感到巨大的壓抑與束縛……”的確,我們的語文課堂中一直保持著一種秩序井然的模式,教師條分縷析的講解示范,學生循規蹈矩的聽說讀寫……但是我們自省一下,在這種課堂氛圍背后,學生心靈的天窗是否已啟開?如今,課堂已解放了學生的手腳,讓他們自由地動起來,不在乎坐的是否整齊;課堂解放了學生的大腦,讓他們自由地探索,不在乎答的是否標準。課堂上,一個老師,五十多個學生,心好像融在了一起,大家一起來讀,來講,來寫,師生共同研究。正是這種“形散而神不散”的氛圍,讓學生擁有了自己的空間、時間、思想及各種權利,語文課堂已儼然是師生共同營造的一方快樂天堂。
傳統語文教學中,在朗讀方面長期存在兩個失誤:一是學生課堂朗讀少,二是放錄音或教師范讀多。課文錄音我們已無可挑剔,甚至某些有較高朗讀水平的教師與課文錄音相比,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準確的朗讀、圓潤的發音、感情的把握等等無不讓人交口稱贊。如此一來,教師個人水平是得到較好的發揮了,但在佩服之余,我們是否也該為學生想想?在教師讀之前,學生有沒有讀過課文,找出生字詞,查查字典?對課文內容理解了嗎?對文章感情吃透了嗎?若沒有經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教師就講了,那么學生不用解決字詞,也就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煩,不用去分析內容把握感情,更省去了一個大麻煩。他們完全可以模仿教師去朗讀,甚至可以讀得聲情并茂,但他們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學到了一點“形”而已,真正的“神”卻領悟不出,形神兼備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倡導“四步讀書法”,即讀準(要動手查字典)、讀常(要反復讀,達到熟練)、讀情(要分析內容,把握感情基調)、讀境(要發揮想象,仔細品味)。如此步步深入地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由淺入深地把握課文,重視了學生的個體參與,強調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實現了自我與作者心靈的交流,這樣讀出來的聲音才不會空洞無物、矯揉造作。特別是后兩個層次,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可以盡情發揮想象,用“內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繪的世界,用“內在的耳”去傾聽作者的心聲……在這個無形無聲的世界里,每一個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為“一千個讀者就又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每個人的看法卻有都是深邃的,有鮮活的生命力的,因為這不是別人強加給自己的,而是根植于自己內心深處的。此時的朗讀便不再是“見字出聲”,而是“內名于心,外達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礎之上的朗讀,或如小溪流水,叮叮咚咚,或如激流奔瀉,洶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園,鳥語花香,于人于己,誰能說這不是一種真正的享受呢?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中有一項全新的內容——綜合性學習。它在各單元中與閱讀語文相并列,共同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綜合性學習,作為和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項同等重要的一個項目,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基本素養,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為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重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多項綜合的實踐能力。教材把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有機溝通、課堂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作為綜合性學習的整體目標,將以往寫作、口語交際、語文實踐活動三個系統整合于綜合學習中,并在學習過程中留給了學生一片暢想的天空。
綜合性學習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這就決定了它的學習方式也是多樣化的。比如,第五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我愛我家”就提供了三個可供選擇的小活動:“老照片的故事”就是以一張或一組家庭照片為引子,與家人進行交流,了解家人的生活經歷,在此基礎上寫一篇作文:“一件家庭物品”也是通過交流、詢問、了解家庭故事,并把它寫成作文:“媽媽的嘮叨”則是模擬了一種生活情景,由兩名同學進行模擬電話交流,再用書信的形式寫一篇作文。很顯然,這三個活動在組織形式上已給學生留出了暢想的余地。而第二、四、六單元在組織形式上則相對一致,他們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為主要目標,在為學生提供一個母課題的前提下,又設計了若干層次的子課題,倡導學生發揮自主的精神,自行設計、自行組織、自行探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搜集、篩選、整理資料的能力。
總之,調動學生學習探索未知世界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課堂的主主人,進而達到語文教學的最好效果。核心素養以其鮮活的生命力在語文課堂上扎下了深根,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入下去,真正留給學生一片暢想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