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占虎
(青海民和縣馬營中學 青海 民和 810800)
1.1 單向教學模式忽視學生感受。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作為主體,忽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并不能夠滿足學生學習的實際目標。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就會側重理論教學的內容,忽視了學生的學習理解和接受情況。學生在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模式下,存在被動學習的情況,直接影響了政治學習的積極性。部分教師為了滿足教學進度的要求,會加速課堂教學的進程,忽視學生接受的效果,準備大量的課程理論和關鍵知識節點教學,一味關注學生學習考試內容和知識點的情況,忽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課堂體驗。而處于被動的學生只能采取記筆記的方式,枯燥的記錄學習要點,并沒有更好的接受和思考政治課程中的問題,也不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及時提問,錯過了教學與學習互動的最佳時機。
1.2 單一教學方式課堂枯燥乏味。目前,初中政治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比較單一的問題,營造出來的課堂氛圍也比較枯燥和乏味,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進而導致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失去興趣,影響政治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面對應試教育的整體情況,教師普遍會選擇向學生灌輸教材當中的重要考點知識內容,詳細向學生講解學習及考試的細節,這樣的教學方式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考試當中取得更為優異的成績,而忽視了學生對政治教學內容的理解、體會,不能與學生實踐生活相結合。
1.3 死記硬背學習缺乏生活感悟。應試教育的體制影響了傳統教學的理念,教師在傳統教學理念的背景氛圍中開展課堂教學工作,自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初中教師認為政治教學應當關注到教材內容,側重目標是讓學生記住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并且在考試當中取得好成績,這就影響了學生對于政治理論的深刻體會,也失去了與生活相結合的學習意義。初中教師為了讓學生獲得更高的分數,選擇為學生在教材當中劃重點,學生在教師的約束下死記硬背考試的要點內容,忽視體會生活中政治知識和理論的價值,導致學生僅僅掌握了理論信息,而無法活學活用。
2.1 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學生主體位置。面對教育改革實際需求,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重視轉變學生教學位置,是實現教學質量和效率升級的重要方案。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思想,即擺脫初中傳統的政治教學理念,認識到教師引導教學的重要性,讓學生更好的感受自身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和價值,并與自身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轉變學生在初中政治課堂中的位置,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位置,更好的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將課堂教學主動性歸還給學生,重視體會學生思維和感受,讓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達成良好的互動,這樣的課堂教學更具價值和意義,也滿足了理論與實踐的充分結合目標。科學的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策略,能夠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建立一個互相幫助、互相尊重的交流和學習平臺,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學體系,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2.2 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互聯網迅猛發展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對網絡發展和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教師的教學方法也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進而才能夠配合教學工作創新與發展的進步需求。革新后的教學方案為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提升帶來了更多便利和優勢,可以滿足學生素質教育和培養的目標。初中教師面對政治教學工作時,可以憑借多年的教學經驗,與多媒體教學設備及網絡平臺等技術相結合,實現更為豐富和多元化的教學目標,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氛圍,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
2.3 鼓勵參加生活實踐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現代教學改革與傳統教學理念逐漸產生分歧,現代教學改革認為應當將課堂教學主體的位置交還給學生,進而滿足學生學習進步的目標。而且現代教學改革觀念認識到生活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希望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現代教學改革體制下,初中的政治課程教學目標已經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取得優異成績,更是為了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希望學生能夠在正確世界觀的引導下端正自己的態度,成為具有愛國主義、奉公守法,明禮誠信,且具備良好道德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所以,現代教學改革要求初中階段的政治教學工作能夠認識到教學實踐的重要性,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到生活實踐當中,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效率。
綜合上述研究內容進行切實有效的分析、探討和總結能夠了解到,現代教學改革對于教學工作的質量提升和效率升級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政治課堂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完成義務教育的工作內容,更是希望讓初中學生意識到政治教學的意義和價值,希望學生在深入學習、體會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到自身對于祖國、社會建設的重要性,進而優化社會人才結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