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飛軍
(貴州省威寧縣第三中學 貴州 威寧 553100)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對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改革工作由此開展。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對人才的需求不僅僅是具備了怎樣的學歷,而是要求其具備足夠的學習能力和獨自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中教學中也是一樣,不能僅僅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更要注重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鍛煉學生養成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思維。
數學是高中階段教學體系中最為重要的學科之一,學生們想要獲得全面進步就必須要學好數學。并且,教學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角色地位也發生了改變,教學逐漸將學生作為了主體,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以及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成為了教學的主要目標。新課程改革中,將教師從學生學習的主導者變成了監督和引導者,其中高中受到的新課程改革的影響最為顯著,高中教學工作逐漸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作為主要的目標。這對傳統的高中數學方式來說是影響深遠的轉變,并且,高中數學所涉及的知識點較為復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自學通常不會具有很高的效率[1]。然而實際上,高中數學知識對染繁雜,但是相互之間是存在聯系的,只要學生掌握好方法,自主學習的效率是可以顯著提升的。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向學生明確教學內容的主次,并對學生的解題能力進行著重的培養,從而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加深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針對學生存在的錯誤的解題思路,老師可將自己的解題思路分享給學生借鑒,從而使其養成正確的思維模式。
2.1 數學基礎知識是解題能力提高的基礎。在重視對學生解題能力培養的同時,還應意識到解題能力所依賴的還有學生所掌握的基礎知識,因此,我們需要做的是將基礎性的知識講解清楚,如人教A版的數學教材中就有大量的概念、定理、性質等等,這都要要求學生進行掌握。
2.2 培養學生分類討論的解題能力。在高中數學的解題過程中,常見的解題方法就是分類分析解題法,這在各個章節的解題方法中都有所體現,這也導致了在解題過程中結果會受因條件的變化而受到影響。因此,我們應當培養學生清晰的審題能力、對題中條件的全面分析能力以及主體的判斷能力,考慮到所有的條件并避免重復,從而實現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
2.3 運用數量解題與圖形解題相結合的方法。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內容之外,數量與圖形結合進行解題也是比較常見的,這也被稱為數形結合。在對數學問題進行求解時,解題思路不明顯的題目是很常見的,而針對這種題型,通過簡單的圖形往往能夠起到驚人的效果,是題目中的條件變得有律可循。這就是數形結合解題思路,這也是提升解題能力所必須要掌握的一種解題思路。
2.4 觀察法也是數學解題的一種重要思路。首先,觀察法就是指對題目中的各種條件進行細致的觀察,從而提高審題的準確性,提高解題的正確率;再者,想要解決某個問題,首先要通過觀察了解問題的本質。舉例來講,在直線和平面關系的數學教學中,讓學生進行一定的自主思考,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說平行于平面的直線是否一定平行于該平面上的所有直線,這一類的問題很難通過簡單的邏輯思維得出結論。而通過將直線與一個平面直觀的展現出來,問題答案就顯而易見了。這個例子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對題中的條件進行分析,計算通常會在分析之后,而一部分問題往往不需要計算就可以得到答案,而觀察就成為了解題的主要手段。
2.5 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解題習慣。培養正確的解題習慣也是提高解題能力的途徑之一,在培養解題能力的過程中,運算和解答是解題的基礎,而解題最終的目的往往是得出正確的答案,因此,為了提高學生解題的正確率,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分析以及解題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方法沒掌握其中的技巧。在數學問題的解答過程中,往往涉及知識點多且雜,一旦在審題環節或計算的某一個環節出現偏差,就會影響最終的結果[2]。因此,對學生解題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在提高正確率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一定程度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2.6 創造良好的數學教學環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在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在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通過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去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興趣和信心。想要提高教學效率,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建立合適的學習環境,從而吸引學生自主的參與其中,教師也就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師還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提升學生的信心上,盡一切努力為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獲得進步。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基礎進行分析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難度,積極的引導學生們進行課堂討論,對于敢于提出意見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和支持,即使是糾正錯誤也要注意態度方法不能強硬批評。只有這樣,學生們對數學的學習態度才會有所改善,他們的學習質量才能得到提升。
從上述分析可知,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推薦,對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求教師注重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從而為社會培養具有獨自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從而使高中數學教學符合社會發展以及新課程改革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