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珍妹
(福建省大田縣第五中學 福建 大田 366100)
素質教育將提高全體學生的足球運動能力作為中學足球教學的主要目標,這就使得以往過于統一的教學方法難以滿足新時期的教學標準。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使各種身體特點與足球基礎的中學生都能在足球教學中獲得較大的發展與提高,就需要教師大膽摒棄傳統的足球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恰當劃分學生層次,并有針對性地制訂適合的教學方案,從而使得各種特點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足球學習方法與內容。
1.1 恰當劃分學生層次。恰當劃分層次是在中學足球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基礎與條件,在具體的劃分學生層次的過程中,應確保合理性與公平性,依據科學的分層標準,盡可能得到學生的認同與支持。在正式開始足球教學之前,教師應借助有效的測評方式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與足球基礎,結合測評情況為學生恰當劃分層次。具體來講,第一層次的中學生不僅應該具有較高的足球能力,而且應該掌握有大量的足球知識,并且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第二層次的中學生應該具有一定的足球能力,具有基本的足球知識,并且身體素質良好,有可挖掘的發展潛力;第三層次的中學生足球能力相對較低,足球知識較為缺乏,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普遍不高,需要對其做針對性的訓練與教學。在實際分層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充分顧及學生的自尊心,參考學生的意愿。另一方面,教師應用平等的態度對待各種層次的學生,尤其是第三層次的學生,以最大限度激起他們參與足球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對分層次的認可度。
1.2 合理劃分教學內容層次。在合理劃分學生層次后,教師就可結合各個層次學生的共同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分層教學內容,以較好地符合各種層次學生的足球學習需求。根據各個層次學生的實際特點,教師應選擇差異化的教學方法,這也是獲得良好的分層教學效果有效保障,并且也是分層教學活動中的關鍵環節。
1.3 科學劃分評價層次。在中學足球分層教學中,因為學生的足球水平與技能有較大差異,因此適合各個層次的教學評價方法與方案也應有所不同,只有這樣才能彰顯出分層教學的有效性及科學性的高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足球知識與機能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學評價是檢驗中學生足球學習效果的一種有效形式,在以往的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采用的一般都是標準的、統一性的評價方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雖然這種方法具有較高的公平性與公正性,但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這種“一刀切”的評價方式中,難以較好地反映各種層次的學習情況,尤其對第三層次學生來講,過高的評價標準會增強其心理壓力及負擔,不利于他們學習積極性及自信心的增強。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大膽創新以往的評價模式,積極應用分層評價法對學生某一階段中的學習情況進行客觀、全面反映,以推動足球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在中學足球分層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內容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然后設置與教學目標相符的分層評價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在尊重學生足球學習情況的基礎上,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得他們都能充滿自信地挑戰更高的足球運動技能,最終實現共同進步。
2.1 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當前,部分中學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陳舊,因此在日常的足球教學中沿用的依然是以往的“一刀切”教學方法,這就制約了多種個性學生的發展。讓教師明確分層教學法在足球教學中的價值、意義與優勢,并深入探究該教學法的應用策略與技巧,才能使得他們更加得心應手地運用與創新,才能獲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2.2 面向全體學生教學。在中學足球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組織教學活動時,是依據學生身體素質及足球基礎進行分組的,并結合各個層次學生適合的教學內容,制定恰當的考核方式。那么,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的時候,不能僅片面評價個別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所有學生的進步與提高,而不可將最終的成績當成唯一的評價指標,為了提高評價的公正性與公平性,應采用過程性評價方式,將評價因素擴大到學生在足球教學中的學習態度、合作意識等。只有將全體學生納入到評價對象中,才能讓他們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在乎與肯定,才能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學習足球知識及技能。
2.3 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濃厚的興趣是提高足球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因此,在運用分層教學法組織足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借助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全面了解各個層次學生的興趣愛好。并以學生興趣為中心設計各個層次的教學方法與措施,制定有效的激勵制度,對各種表現的學生進行一定的獎勵與判責,以較好地迎合中學生榮譽感強、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從而督促與激勵他們興致勃勃地學習足球知識,并主動摸索足球運動中各個動作要領,最終都能以積極的態度高質量完成適合自己的教學目標。
總之,將分層教學法應用到中學足球教學中,是踐行素質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有利于學生足球學習興趣的提升,有助于足球教學效果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