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娟 黃 瑞
(江蘇省沭陽縣寧波路幼兒園 江蘇 沭陽 223600)
繪本的畫面唯美并充滿感情色彩;文字優美,畫面中充滿韻律。繪本閱讀是孩子了解自然與社會、獲得知識和經驗的主要方式。繪本為我們提供一個具體、生動的平臺.新西蘭兒童文學研究學者多羅西·懷特說:“繪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是人在漫長的讀書生涯中所讀到的書中最最重要的書。一個孩子從繪本中體會到多少快樂,將決定他一生是否喜歡讀書,兒童時代的感受,也將影響他長大以后的想象力”。由此可見,對幼兒進行有效的繪本閱讀指導是非常有意義的。針對閱讀指導方面存在的問題,加以解決是幼兒教育高效穩定進行的重要保障。
1.1 重“量”。大部分家長與老師都認為幼兒閱讀的量越多,對幼兒的學習和成長越有好處,這種觀念是錯誤的。過于追求繪本閱讀的量,造成了閱讀的盲目性和淺顯性,并沒有對繪本中實質性的知識點加以理解,對幼兒的思維的開發和啟蒙同樣起到了消極性作用,使得幼兒在較短的時間內根本無法對過多的知識點加以理解和消化,幼兒教育工作也缺少實質性的進展。
1.2 輕“質”。幼兒繪本教材的質量高低將直接關系到幼兒對繪本閱讀的質量。教師對繪本的選擇上,現階段體現為就近獲取或者參考推薦書目。教師很少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去選擇繪本,更不會去思考如何選擇,教育意義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
1.3 “淺”出。對于繪本閱讀來說,老師或家長在在指導過程中要對幼兒的學習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幼兒將繪本中的深層次的內涵和意義挖掘出來,并且運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對幼兒進行教育與熏陶。但是在實際的繪本閱讀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了這方面的問題,對繪本閱讀的粗淺,使得幼兒很難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對幼兒的思維發展和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
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所出現各種問題的主要的原因是應試教育體系下將幼兒繪本閱讀式的教育當成一種學習的方式,過早地去追求教材中的潛在的和實質性的價值與內涵。很大一部分教師與家長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幼兒繪本閱讀的真正價值與意義,單純、功利化地去追求外在的價值,而忽略了幼兒本身的長遠發展的意義,最終會使幼兒漸漸在這種學習的體系下成為一種為考試而學習的機器。只有徹底將幼兒的繪本閱讀教育和傳統的教學模式劃清界限,才可以有效地實現幼兒繪本閱讀的真正價值。
3.1 改進幼兒繪本閱讀的數量與質量。要想徹底解決幼兒繪本閱讀教學當中出現的問題,就需要在繪本閱讀的數量與質量方面進行改進和調整,實現二者的動態平衡。由于于幼兒心理、興趣等方面的特點決定了適合他們閱讀的繪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想科學而恰當地選擇高質量的幼兒繪本教材,首先應全面了解各個年齡段幼兒的生理、心理、興趣、理解力、閱讀力等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準確把握什么樣的繪本適合這些幼兒閱讀。然后,依據每個年齡段幼兒的閱讀需求,在海量的幼兒繪本中仔細甄選,通過反復對比最終確定最適合各個年齡段幼兒的繪本,為繪本閱讀高效教學做好準備。因此,各個幼兒園應積極為提高教師和家長選擇繪本能力提供幫助,比如邀請專家到園培訓繪本閱讀教育專業知識、向教師及家長宣傳幼兒繪本閱讀的價值、舉辦幼兒心理特點及繪本閱讀指導技巧研討會等,通過多種形式提高教師篩選及指導繪本閱讀的能力。在選擇繪本時,教師也應重視繪本內容的豐富性,比如繪本的類型有很多種:科學類、禮儀類、衛生類、習慣類、品德類、環保類等,盡可能確保所選的繪本教材涵蓋幼兒成長與生活的各個方面,并且依照幼兒的發展需要,有計劃、有秩序地實施教學活動,以促進幼兒在情感經驗及知識能力方面的共同發展。
3.2 滿足幼兒的“天才”需求。在繪本閱讀指導中,教師和家長只是閱讀活動的指導者,幼兒才是閱讀主體。在實際繪本閱讀中,我們會發現幼兒面對精彩的繪本故事時,他們的好奇心、想象力及思維力出乎我們的意料。表現出一種“天才”的特性。因此,作為指導者,應充分重視和滿足幼兒的需求,保證幼兒的天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并始終堅持“凡是幼兒可自己完成、自己想、自己探究的事情都應該讓幼兒自己完成”的原則,只有這樣幼兒在閱讀中才能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與技能,才能逐漸提升自主閱讀的能力,進而提升閱讀興趣。
總之,繪本閱讀對幼兒的知識水平與思維能力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及家長全面了解當前繪本閱讀指導的“錯位”的問題,并積極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給予正確的引導,進而提升指導效果,最終 促進幼兒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想象力、創造力,情感等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