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湯婕 浙江省中山醫院
小夢今年19歲,廣西人。這些日子,她乘坐火車來到杭州旅游。在平時,小夢就特別喜歡玩手機,不管是走路還是吃飯,都捧著手機玩。這次一路過來,小夢更是全程靠手機打發時間,無時無刻都抱著手機在看劇。躺著看、靠著看、趴著看,結果短短兩天后,她突然發現自己眼前正中的地方出現了一塊黑影……

小夢趕緊到了浙江省中山醫院眼科檢查。眼科主任醫師張亞琴通過給小夢做OTC(眼底影像學檢查)、眼底照相發現,她的左眼黃斑區感光帶細胞缺損,中心視力下降。
無獨有偶,上周張亞琴還接診了一名黃斑區感光細胞缺損的患者小王。小王今年30歲,為了考職稱,他特意向單位請了假,沒日沒夜地復習備考。為了方便攜帶和節約成本,小王使用的是電子書,結果在他連續看了5天電子書后,眼前正中處也出現了黑影。
小王和小夢都患了黃斑變性這種眼疾,為何年紀輕輕就黃斑變性了呢?該怎樣預防這種疾病呢?
黃斑并不是斑,它是眼底視網膜上一個正常的生理區域,集中了大量的視功能細胞。黃斑位于視網膜的中心,是眼后部的感光組織,視網膜能立即將光或圖像轉換成電沖動,然后將這些沖動或神經信號傳遞到大腦,形成視覺。
黃斑是決定視功能的重要部位,負責識別形狀、大小、顏色、縱深、距離等大多數光學信號。若其出現異常,就會出現視力下降、眼前黑影或視物變形等癥狀;而且黃斑的任何病變,如水腫、出血,都會影響成像。
“黃斑區感光細胞的損傷基本是不可逆的,像小夢和小王,盡管就診及時,病情可以稍微得到一定的改善,比如黑影顏色可以稍微淡一點,但黑影無法完全祛除,將伴隨他們終生。”張亞琴惋惜地說。
我們的眼睛就像一部相機,相片要想照得好,鏡頭和底片的質量很關鍵。只有光線通過鏡頭清晰地成像在底片上,才能完美地呈現事物。眼睛的角膜和晶狀體就相當于鏡頭,視網膜就相當于底片。
“導致小夢和小王出現黃斑病變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但實際上,手機等電子產品并不是導致黃斑病變的原因,不良的用眼習慣才是。
因此要避免不良的用眼習慣,尤其是發育中的青少年。
●不要在黑暗中長時間看手機、平板電腦等液晶屏設備。
●不要在光線太強或太暗的地方,以及汽車、輪船、火車、飛機上看書、看屏幕、寫字。
●注意用眼衛生,每間隔半小時,應適當休息放松眼睛。
●高度近視患者應每年定期檢查眼底。
●日常要多吃綠葉蔬菜,多吃魚肉。
●維持正常的血壓,保持體重。
●太陽光強烈時,出門要戴墨鏡。
如果出現視力下降、視物變形、眼前固定黑影遮擋等不適,應盡早就診,避免疾病進一步發展。
除了用眼不當導致黃斑病變,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視網膜組織會慢慢退化、變薄,引起黃斑功能下降,從而引發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又稱老年性黃斑變性。
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16%患有老年性黃斑變性,且隨著年齡的增加,患病率會越來越高。
黃斑退化主要是黃斑區域視網膜結構的衰退性改變,與炎癥反應、過度的日光照射、遺傳和環境因素等都有關系。年齡增長被認為是導致老年性黃斑變性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而另外,吸煙、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等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危險因素。
老年性黃斑變性是一種嚴重影響視力的退行性眼底疾病,雖然不會引起眼部的疼痛,但由其引起的中心視力(中心視力是大家做一些“直視活動”所必須的)的急劇下降會嚴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最終可導致失明。當然了,對于老年性黃斑變性,我們是可以提前預防的。
吸煙是臨床已證實的高危因素。數據顯示,吸煙的人患老年黃斑疾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煙的人高出四倍。煙霧中所含的有害成分在導致血栓形成的同時也會促使視網膜下新生血管增生,從而引起眼底微循環障礙和眼部血管病變。
高血壓病患者是多種眼底疾病的高發人群,老年性黃斑變性也不例外。所以,高血壓病患者一定要調控好血壓指數,按時吃降壓藥并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三高之一的高膽固醇也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因素。少吃富含膽固醇的食品,均衡飲食,能有效地預防老年性黃斑變性提前到來。
紫外線的過分吸收,除了容易形成白內障威脅,還有可能引發眼底問題。預防老年性黃斑變性,需要避免長時間日照,出門要注意防曬,可配戴合適的太陽眼鏡或遮陽傘。
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顯示,適量補充抗氧化劑可以減少病情惡化的機會。多補充維生素、礦物質,也有利于預防老年性黃斑變性。
眼底問題是肉眼所難以察覺到的,尤其早期癥狀不明顯,建議每半年或一年到正規的眼科醫院或門診進行一次眼底檢查,尤其是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