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互聯網”+“微課”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可以拓展學生知識面、鍛煉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學生化學思維、構建學生化學知識框架。本文借助互聯網和微課兩大現代元素,來談談教師如何構建初中化學教學課堂的“新模式”。
關鍵詞:初中生;化學;微課;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1-013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121
在初中化學的教學活動中個性化教學是培養學生化學素養的重要辦法。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進行了創新發展,設計了很多新穎的方法和手段。互聯網與微課模式的結合方式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教學手段。它有自己的優勢,然而在具體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其需要我們進行有效的分析,并且探究應對的策略,以促進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
一、初中化學“互聯網”+“微課”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
(一)豐富內容,拓展視野
在初中化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微視頻,將一些教學內容通過新穎的形式傳授給學生,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視野。例如,在教學“氧氣制取”相關知識時,如果教師進行微視頻教學,將氧氣制取的各種方法用視頻的方式直觀地展示出來,就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二)鍛煉學生合作探究能力
互聯網上有很多豐富的初中化學知識,因此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提升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師通過互聯網搜集化學知識,并制作成微視頻,可以最大限度地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的合作探究提供保障,也為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撐。
二、初中化學“互聯網”+“微課”課堂教學模式中實踐問題
(一)互聯網資源選擇與微課結合問題
現在互聯網上有非常豐富的教育資源,而微課資源也是其中之一。微課教學的內容也可以通過教師直接錄制。如果教師直接利用網絡上的資料,那么就需要分析學生的學情,選擇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內容。但是,很多教師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并沒有準確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導致教與學之間銜接不好,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初中生合作探究能力展示問題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是重要內容。利用微視頻短小精悍的特征可以有效激發學生探究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在興趣的引導下進行相應的合作探究。但是,實際上學生對教師有敬畏之心。在教學的時候,學生對微視頻的關注比較多,往往會忽視與教師的合作交流。少了合作交流容易導致學生無法深入地了解所學內容的內涵,所以教師需要在微課教學中把握節奏,消除師生合作交流障礙,穿插合適的合作探究活動。
(三)“互聯網”+“微課”課堂的個性化施展問題
教師自己錄制的視頻內容往往非常核心,而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利用微視頻就能從“他視角”來進行教學,就能發現更多促進教學中的問題。有助于提升教師教學效果。教師的微視頻再加上教師本人的引導,那么就會讓課堂上有更多的“隱形教師”進行教育,就能達到“集百家之長”的效果。但是我們都知道,教師的教學應該是個性化的,如果一味地依賴互聯網上的資源和微視頻的簡便效果,那么就難以達到“實事求是”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還是要進行個性化教學。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工作繁多,對教學的安排總是能省則省,展示不出教師的個人特色和風采。
三、初中化學“互聯網”+“微課”課堂教學模式的發展策略
(一)教師合理設置組織
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互聯網上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完全可以有效利用這些資源進行微課設計。但是,在設計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把學情放在首位,也就是說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測試。合適的時候對學生進行診斷性測試,對學生的優勢和弱點有較全面的認識,并且以此作為組織教學的基礎。
(二)設計學生的合作探究
在微課教學中,教師要控制微課教學的各個環節,在微視頻播放之中或者播放之后都可以進行合作探究活動的設計。教師可根據微視頻的教學內容,然后安排相關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合作交流中不斷地探究新知識,展示創新性思維。這樣,學生化學思維就能得到較好的培養,還能通過探究活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教師注重課堂的個性化特色施展
在教學中,教師的個性展示是吸引學生的有效之處。教師展開個性化教學,還需要利用互聯網的資料。組織微課內容之前收集整理大量的內容,然后選擇最合適的內容,轉化成為自己的教學內容,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這樣,教師就能通過個性化來吸引更多的學生,而學生也能通過教師的特殊風采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樂智鋒.以微見著,優化教學——淺談初中化學微課教學的功能[J].考試周刊,2015(66).
[2]陳康.初中化學微課設計與教學的實踐研究[J].初中生世界,2019(4).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張虹(1981.11— ),女,漢族,甘肅會寧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