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余
【摘 要】 中國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共設立了3058個行政服務大廳,然而其中數目巨大的行政服務大廳陷入認識不統一、發展不均衡、服務不到位、信息共享難、部分協調難和平臺統籌難的“三不三難”困境。這篇論文對來自中國不同地區的84個創新案例進行了分析,它們在區域層級和行政級別等方面有著顯著不同。通過分析,地方政府回應政策被確定為創新的主要動因,其次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內容傾向于理念創新、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行政服務大廳創新提高了行政效率、提升了居民參與感,但仍應重視“三不三難”問題,推進行政服務大廳創新的全局及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政府創新 文本分析 行政服務大廳創新成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體制發展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公民的權力意識逐漸增強,行政體制改革也在逐步發展推進,政府正在由過去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作為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和嘗試,行政服務大廳的建設逐步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本文從地方政府服務大廳創新的要素視角出發,借助創新要素分析框架對第二屆“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活動評選的百優十佳案例進行多案例分析,嘗試對我國政府行政服務大廳創新的特點、動因和績效等方面進行描述性分析,以期從總體上評估地方政府行政服務大廳創新實踐內在機理和外在表征。
1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
文本分析屬于無干擾研究的一種,研究者借助各種書面出版物,如政府或企業文件、報刊、書籍等文本發現和分析問題,將文本中的文字、圖像內容從零碎和定性的形式轉化為系統和定量的形式文本分析法。本研究選取第二屆“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活動評選的百優十佳案例,共計110個文本作為原始樣本。本研究中的案例取自2017年第二屆“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活動評選的百優十佳案例,這些材料是對政府行政服務大廳創新活動的真實描述,經過全國性的評選,具備真實性和可信度。
2行政服務大廳創新的主體與動因
第二屆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評選結果公布于2017年10月,在甄選的84個典型案例的地區分布之中,來源于東部地區的典型案例有37個,除河北和海南沒有案例入選以外,其他幾個省份平均有優秀4個案例入選,東部地區的典型案例遠遠多于中部和西部地區。筆者認為,這種分布差異主要是由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造成的。從創新的行政層級來看,政府行政服務大廳創新的主體是地級市和縣級市,兩級政府創新項目加起來占據了總量的九成。但從創新比例來看,省部級、地級市和縣級市的創新比例呈現出依次遞減的分布特征。進一步對84個典型案例材料的詳細閱讀分類,發現行政服務大廳創新的動因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基于政府內部“放管服”改革的內在要求;二是回應政府部門作風建設的需求;三是回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3地方政府行政服務大廳創新的內容與績效
地方政府行政服務大廳必然基于某種現實困境或未來訴求,這種需求導向又反過來引導創新內容的前進方向。通過分析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優勝成果,其創新的特征與內容主要歸類于理念創新、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的三維路徑。首先,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國政府改革的理念創新是遵循“以人民為中心”的建設思路,此發展背景下公民參與理念創新與地方政府行政服務大廳創新實踐的深層融入被確定為行政服務大廳創新的核心因素。其次,長期以來的觀點認為地方政府創新是政績驅動的結果,盡管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但總體上來講,行政服務大廳的制度創新確實反映出回應中央政策目標的傾向。最后,依托于現代互聯網的技術創新是行政服務大廳創新適用內容最為廣泛的創新工具,主要涉及到大數據、服務平臺以及服務流程的再造等,其核心在于互聯網與公共服務的深度融合。
一項政府活動必然要產生相應績效才是有效政府行為,創新績效則是地方政府服務大廳創新活動的最終歸宿,這既可以向內指向本層政府實際面臨問題的解決,向上指向對于國家戰略目標的具體執行,也可以向下指向對公民訴求的回應。入選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的優勝案例本身就顯示出這些大規模的政府創新活動在某些層面上可以具有不可忽視的成效。通過歸納分析84份優勝案例的具體內容,地方政府行政服務大廳創新主要產生以下幾項績效:(1)減少政府內部行政成本,提升行政運行效率;(2)優化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居民(企業)參與感和滿意度;(3)此外,為其它地方政府實踐國家“放管服”戰略、推行行政服務大廳創新提供了幾種可以可供借鑒的經驗模式。
4 結論
政府行政服務大廳創新是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縣級及以上各級地方政府推進“放管服”改革必然面臨的問題和任務,是減少政府行政服務成本、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關鍵手段。盡管在“放管服”戰略目標下實現了縣級以上各級地方政府94.3%的行政服務大廳覆蓋率,然而認識不統一、發展不均衡、服務不到位、信息共享難、部分協調難和平臺統籌難的“三不三難”困境掣肘著行政服務大廳改革深化。
使用文本分析方法對典型案例創新的動因、特征與績效進行一般性的評估,可以了解行政服務大廳創新成功的共性:創新在區域及行政層級上分布不均衡;向上政策回應和向外訴求回應共同推動了地方行政服務大廳創新,但地方政府作為創新主體可能需要第三項動力來實現可持續的創新行為,即向內激勵回應;行政服務大廳創新內容上呈現出理念創新、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并進形態,創新內容高度一致性可能是樣本地區需求具有共性的結果,同質化取向導致其缺少對于某些差異地區的指導性;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在減少政府內部行政成本和優化公共服務質量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創新績效,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仍然缺少一套行政服務大廳創新績效評估體系及其配套的激勵體系,以為創新提供前進方向。
【參考文獻】
[1] 第二屆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EB/OL].http://www.creder.com/news/20011219/100112190019.html.
[2] 吳建南,馬亮,楊宇謙.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的動因、特征與績效——基于“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的多案例文本分析[J].管理世界,2007(08):43-5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