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民營企業主熱衷于參政議政并獲取政治關聯身份。本文側重于研究政治關聯身份對民營企業主和普通員工之間的薪酬差距的理論分析,并分析其背后的作用渠道,旨在探討如何兼顧維護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并保護企業家精神。
【關鍵詞】 民營企業 政治關聯 薪酬差距 企業治理
一、研究背景
市場經濟制度建立以來,我國民營經濟發展迅速,為推動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以及拓寬社會就業渠道發揮了重要作用。民營企業用近40%的資源,創造了我國60%以上GDP,提供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黃泰巖,2015),民營企業的巨大活力推動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薪酬作為社會收入的初次分配,直接反映出社會收入分配結構的狀況,民營企業的薪酬制度關系到我國勞動者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問題。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民營企業的公司高管與普通員工的薪酬差距逐步拉大,公司高管薪酬問題引起了輿論的熱議和關注。
私營企業政治關聯一般是指企業與政府部門或政治權力人士組成的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非正式、特殊關系,這體現為企業高級管理層及大股東擁有在政府部門任職的經歷,或者通過公益事業及人際關系網絡建立的與政府的關系等。中國的民營企業越來越重視政治戰略,甚至一些企業將其作為核心戰略(楊其靜,2011)。民營企業家積極主動參政議政,以求取得一定的政治身份或地位,表現出“爭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和黨政領導人經常聯系”的強烈意愿。通過當選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而擁有政治關聯背景的民營企業家相對容易地獲取發展所需資源,能更好的把握準確政策的脈搏,在企業信譽上更易得到他人的認可,更有機會為自己企業爭取一些有利的政策環境。
二、理論分析
國內的研究主要從公司績效、管理層權力和公司治理等方面進行分析。基于“管理層權利”理論,Finkelstein將管理者權利細分為結構權力、所有制權力、專家權力和聲譽權力;管理者權力越大時,與員工的薪酬差距越大,且結構權力、所有制權力及專家權力均會導致薪酬差距擴大化。管理層在公司經營、資本運作甚至是戰略選擇等方面具有絕對權力,存在通過制定薪酬、利用資本運作等方式獲取私人利益的傾向。民營企業主在管理層占據主導地位,在企業薪酬契約的實施過程中,企業管理層也有可能會運用自身權力對企業業績進行盈余操縱以獲取較高的薪酬。同時,企業高管薪酬存在薪酬粘性,而普通員工則不存在,當企業業績上升薪酬存在“尺蠖效應”,即企業高管加薪幅度大于普通員工,減薪幅度小于普通員工,導致薪酬差距擴大。
政治關聯是民營企業獲取發展所需的關鍵資源,實現規模擴張和公司快速增長。在企業融資方面,政治關系可以作為信號傳遞功能,減少資金供需雙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加強民營企業資源獲取能力,有效提升企業未來業績,緩解民營企業融資困境。當行業存在制度約束或行政管制時,政治關聯有助于突破行業準入壁壘。政治關聯強的企業更有可能進入傳統的國有壟斷行業,如能源,礦業,汽車制造業和房地產等高利潤行業(羅黨論等,2009)。具有政治關系的私營企業比沒有政治關系的私營企業更積極地投資于創新,并取得了更多的創新產出。在企業經營形式上,有政治關聯的企業更傾向于的多元化經營。
在企業契約薪酬實施過程中,當管理層權力越大時,薪酬與操縱性業績之間的敏感性越大,隨著權力增長,管理層傾向于利用盈余操縱獲取績效工資。基于理性人假設,企業主在薪酬契約實施過程中會利用自身的權利進行機會主義尋租,提升管理層的薪酬;同時由于薪酬的“尺蠖效應”和“薪酬粘性”,自然而然企業主與普通員工的薪酬差距增加。
三、影響渠道分析
(1)政治關聯與企業績效。由于支持市場發展的基礎性制度建設不足,政府過度干預,產權保護不到位等原因,政府對經濟資源配置有著很大的控制權,民營企業主試圖通過建立政治關聯來克服制度缺失對企業成長的阻礙。擁有政治關聯背景的民營企業家相對容易地獲取發展所需資源,能更好的把握政策的走勢,在企業信譽上更易得到他人的認可,更有機會為自己企業爭取一些有利的政策環境。政治關聯會給企業帶來利益,績效上升,而企業主從企業獲得的收入跟企業盈利情況掛鉤,從而會加大企業主和員工人均薪酬的差距。
(2)政治關聯與企業規模。當企業主擁有政治關聯身份之后,企業有更多的便利條件獲取對企業發展有利的各種資源,企業的經營績效可能更好,從而企業能在市場競爭取得更有利的優勢地位,在企業做強的同時,有利于企業在規模上做大。企業主及高管的薪酬跟企業規模大小有關,而員工人均薪酬則為市場化配置,與企業規模的關系相對不密切,從而企業主的政治關聯背景有可能通過影響企業發展規模的中介渠道來影響企業內部薪酬差距狀況。企業年營業收入規模及雇用人數的上升,均會顯著拉大企業主與員工的薪酬差距,原因在于企業主的收入跟企業規模密切相關。
三、結論
本文理論分析民營企業主在獲取政治關聯身份的同時,也拉大了企業內部的薪酬差距,使得收入的初次分配向以企業主為代表的資方傾斜。企業主的政治關聯身份提升了企業績效,擴大了企業經營規模,企業內部薪酬差距擴大有其合理的存在理由。但也應該看到政治關聯導致的副作用,企業主的政治關聯身份僅提升了企業主的薪酬,而企業普通員工的人均薪酬并未增加,在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并未達成共同富裕的目標,收入分配失衡現象變得更為嚴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不可否認一定程度的薪酬差距能激勵企業管理層取得良好的經營業績,但同時也要兼顧維護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參考文獻】
[1] 黃泰巖:《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目標、道路和動力》 ,《經濟學家》2015年第5期。
[2] 楊其靜:《企業成長: 政治關聯還是能力建設?》 ,《經濟研究》2011年第10期。
[3] 羅黨論、劉曉龍:《政治關系、進入壁壘與企業績效——來自中國民營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管理世界》2009年第5期。
作者簡介:符夢樊(1992/08-),男,土家族,湖南沅陵縣,在讀碩士生,碩士研究生,湘潭大學商學院,研究方向:中小民營企業研發創新與薪酬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