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首次公開發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 IPO),是指股份制有限公司第一次在公開市場上出售股票。IPO價格是上市公司與承銷商通過法定的詢價、定價程序,共同制定的股票發售的價格。IPO定價也是一次在信息不完全對稱情況下的博弈,是根據相關的估值理論對股票價格的一種預測,而股票價格是公司價值的一種反映。IPO定價經常出現或高或低的情況,在IPO定價過高的情況下,經常伴隨而來的是 IPO的失敗;而在 IPO定價比較低的情況下,則是容易造成IPO的高抑價率,從而無法獲得最優的融資,無法完成資源的最優配置,降低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
1.2本文思路與結構
本文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章,緒論。主要介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義、本文的思路與結構和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影響IPO定價的因素。綜合闡述 IPO定價原理、機制與可能會影響 IPO價格的因素。
第三章, 研究結果。根據前面分析結果得出研究的結論,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第二章 影響 IPO定價的因素
2.1新股定價方法
在新股發行定價的過程中,股票發行者考慮最多的是投資者的投資與購買意愿,投資者的需求意愿決定了股票發行的情況。通常情況下會采用兩種方法來評估市場的需求狀況。
(1)市盈率法。市盈率是指股票價格與每股收益的比率,它在經濟學意義上是指投資者為獲取 1單位的收益而需要投入的資本的數量。也就是說,市盈率越小,則該股票的價值越高。
(2)詢價方法。詢價方法是指一級市場上發行新股時,發行人或者承銷商通過在公開市場上征求個人投資者或者機構投資者的定價信息后,通過綜合的分析決定新股發行的價格。這種方法的優勢在于可以充分考慮潛在投資者的投資意愿與動機,能夠尋找合適的市場價格,降低新股的抑價率。同時,詢價方法也要求詢價對象的可靠與真實,以保證詢價的正規性。
2.2新股定價機制
(1)固定價格機制。發行人與承銷商在公開發行前會商定一個固定的價格并且根據這個價格進行公開募股,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發行規模相對較小、投資者多為散戶的市場。采用固定價格機制對于承銷商的要求比較低,同時發行成本也低,多在新興市場國家使用。
(2)拍賣價格機制。拍賣價格機制是通過投資者的公開競價,以此來發掘公司股票的投資價值,通過這種機制來促使股票發行價格接近股票實際的市場價值。這種方式拍賣的底價是承銷商和發行人認可的股票的價值。拍賣價格機制也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新股定價方式,在日本、法國等地應用的比較廣泛。
(3)累計投標機制。累計投標機制是通過事先的市場的詢價確認發行價格區間,在發行價格區間內,通過對投資者的累計投標確認最終發行的規模與價格。這種機制包括針對個人投資者的網上發行和針對機構投資者的網下發行兩種方式。適用于美英等成熟市場國家。
2.3影響新股價格的可能因素
一般來講,股份制有限公司在交易所上市的目的是為了募集資本獲得融資,也就是說企業的生產規模、經營范圍等不斷的在擴大,原有的資本結構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正常運轉。上市公司在公開市場賣出股票來獲得一定數額的資金。投資者在購買股票的時候會考慮到上市公司所處行業的優劣、上市公司近幾年的經營狀況以及投資者本人對于該股票的預期。把這些因素分為兩類,一種是與企業本身經營狀況關系不大的外界因素,另一種則是直接反應企業內部經營狀況的內部因素。前者包括新股發行時的市場環境、同類可比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水平、股票市場的供給需求關系等;后者則是直接反應企業經營狀況的利潤增長率、資產回報率等因素。兩種因素共同作用,對新股的價格產生影響。
第三章 研究結果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了影響 IPO價格的因素是多重的。它受內外部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市盈率等等。確定這些因素的意義在于可以對上市公司在IPO的定價中有部分參考意義,也對投資者予以建議。對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在首次上市時應該采用多因素定價模型,綜合各方面因素來制定自己的 IPO價格;需要更多的參考同行業上市公司的上市經驗,根據不同的上市效果來調整自己的策略;需要充分了解投資者的投資意愿,來達到一種信息公開的效果;除此以外,上市公司更應該恪守自己的職業道德,不隱瞞、不欺騙投資者,讓市場充分發揮作用。
對于投資者: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時,一定要做出理性的分析,不能因為一時的利益而放棄的長遠的選擇,通過不斷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以及判斷能力,不 要讓一些機構蒙蔽了自己的雙眼。另外,投資者還要理順自己的意念,合理控制好自己的投資情緒,不能被沖昏了大腦,保持耐心,樹立投資信心。對于政府及監管部門:政府和監管部門應該提高自己的辦事能力,在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使交易雙方都能得到完全的信息,消除市場上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通過不斷地改革發行制度,使得 IPO更有效率,進而可以有效的解決 IPO抑價問題。
【參考文獻】
[1] 馮濤,王永明.中國證券市場 IPO定價模型及其實證研究.統計與信息論壇.2009 年 1月
[2] 吳燦.關于 IPO定價問題的文獻綜述
[3] 張新.新股 IPO定價影響因素研究
[4] 董亮.IPO定價文獻綜述.商業經濟.第 2012年第 7期
[5] 戴培琪.我國創業板 IPO定價實證分析.生產力研究.2012年 11月
[6] 徐鵬.多因素模型在我國創業板 IPO定價中的應用研究
[7] 曹鳳岐,董秀良.我國 IPO定價合理性的實證分析.財經研究.2006年 6月
[8] 韓德宗,陳靜.中國 IPO定價偏低的實證研究.統計研究.2001年第 4期
[9] 張曉宸.新股發行二次改革:IPO定價的合理性和風險
[10] 耿輝霞,李宏婧.我國 A股市場 IPO定價偏低實證分析
[11] 王敏,瞿其春.IPO定價分析
作者簡介:李壯(1992年4月20日—),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山東泰安。職務/職稱:無,學歷:碩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單位:青島科技大學,山東省青島市,郵編2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