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加強黨員黨性修養,需要加強黨性教育體系建設。要建立黨性教育目標體系、健全源頭教育、跟蹤教育、全程教育的實施體系,實現供需契合、強化成果轉化,不斷推動黨性教育向縱深發展。
【關鍵詞】 目標體系 實施體系 供需契合 成果轉化
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2]共產黨員的黨性對于實現黨的十九大制定的宏偉藍圖至關重要。但是黨員的黨性不是與生俱來的,需不斷的通過教育來增強。黨性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遵循黨員干部成長成才規律、心理認知規律和干部教育培訓規律,建立黨性教育目標體系、健全源頭教育、跟蹤教育、全程教育的實施體系,實現供需契合、強化成果轉化,才能不斷推動黨性教育向縱深發展。但在現實中,“黨性教育”的高度、力度、深度、效度還不夠,需要引起全社會、所在單位黨組織以及黨員干部個體的高度重視。
一、建立黨性教育目標體系,增強“高度”
黨性教育目標是黨建總目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反映著黨員黨性修養的成效,直接影響和決定著黨性教育的內容、方式和效果。因此,建立科學完善而又切實可以達到的黨性教育目標體系,要實現繼承性與發展性、理想性與現實性、整體性與層次性的有機統一。
一是實現繼承性與發展性的有機統一。自建黨以來,我們黨就非常重視黨員的黨性教育,而且不斷的進行黨性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開展了“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等,特別是當前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均是以增強黨性為目的,既體現了對黨的歷史上黨性教育的傳承,也結合新時代世情、國情、黨情、民情新的特點,從不同層面不同要求,不斷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加強黨員黨性教育,體現了繼承性與發展性的有機統一。
二是實現理想性與現實性的有機統一。在設置黨性教育目標的過程中,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腳踏實地,既要教育幫助黨員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也要把目標與世情、國情、黨情、民情相結合,與現階段黨員干部隊伍的黨性實際狀況相結合,與黨員干部在現階段所承擔的工作任務相結合,在理想性與現實性的有機統一中逐步走出一條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黨性教育之路。
三是實現整體性與層次性的有機統一。在建立黨性教育目標體系時要抓好整體性與層次性的統一,做到黨性教育目標既有整體又有層次、既有漸進又有突破。黨委(黨組)要按照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貫徹落實制定本地區黨性教育的整體目標規劃。組織管理部門要分行業、分類別、分層次做好黨員黨性教育培訓目標分解。各地區、各單位、各部門的黨建領導小組要按照上級要求,結合單位實際、工作需要對黨員黨性教育制定分目標,提出做好黨性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具體要求。實施機構要做好課程的設置、師資的配置、培訓計劃的落實等具體培訓項目的設計和實施。
二、健全黨性教育實施體系,增強“力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每一項事業,不論大小,都是靠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干出來的。‘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這是永恒的道理。”[3]要不斷健全黨性教育的實施體系,抓好源頭教育、強化跟蹤教育、注重全程教育,扎扎實實把黨性教育貫穿于黨員干部成長成才的全過程。
一是抓好源頭教育。把黨性教育作為黨員干部修身立德的首要任務,以當前全黨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抓手,強化中國共產黨章程、黨的紀律規矩、中國共產黨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和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文化教育,以更嚴的要求、更高的標準、更實的作風,引導廣大黨員堅守初心,讓每一個黨員都清楚的知道,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源頭上洗筋伐髓、立根固魂。
二是強化跟蹤教育。堅強的黨性要經過艱苦的磨煉、長期的考驗。各級黨組織要經常性的、有意識的、近距離的接觸黨員干部,跟蹤黨員黨性教育的后續情況,重點掌握其政治表現、動態掌握履職表現、實時掌握作風表現,確保黨員干部在組織的引導、關懷下茁壯成長。
三是注重全程教育。黨性教育是一個長期不斷堅持的過程,不是朝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次兩次的教育不可能培養起堅強的黨性。因而要立足于黨員干部成長成才的全過程,統籌考慮在黨員成長的各個階段中的各種影響要素,把黨性教育貫穿到黨員成長的全過程。
三、實現黨性教育供需契合,增強“深度”
黨性教育的目的是提升黨性修養,做到知之深、信之篤、行之實,幫助黨員筑牢忠誠品格、提升道德修養,錘煉過硬操守。要扎實開展訓前需求調研、推進訓中效果調研、實施訓后效度調研,不斷推進黨性教育供需的契合,在供需的深度融合中增強黨性教育的效果。
一是加強訓前需求調研。培訓之前,由組織管理部門牽頭,黨員所在單位、施訓機構相關人員組成調研團隊,就黨員黨性教育需求及存在問題進行深入調研,準確把握組織上的要求、推進工作的需求和黨員黨性修養中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的制定黨性教育方案,準備黨性教育課程、師資等,從開始就注重供需的有效契合。
二是注重訓中效果調研。在培訓過程中,組織管理部門既要對施訓機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進行調研,又要對黨員的學習表現、黨性修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進行及時調研,通過調研,既可以適時調整教學內容、教育方式方法,從而在過程中實現供需的有效契合,又可以為下一步黨性教育的實施提供參考。
三是強化訓后效度調研。實踐是檢驗黨性教育的試金石。培訓結束后定時不定時的到黨員所在單位、服務領域對黨員黨性提升狀況進行效度調研,實時跟蹤黨性教育的效果,既可以使黨性教育的成果在實踐中有效彰顯,又可以為以后的黨性教育提供精準靶向。
四、強化黨性教育成果轉化,增強“效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4]。黨性教育只有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求真務實,才能實現“知”與“行”的有機統一,才能實現黨性教育成果的轉化,才能推動事業發展。
一是要把黨性教育和堅定理想信念結合起來。要通過學習提升,做到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牢固,道德情操高尚,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要強化黨員意識,始終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要強化黨員宗旨意識,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心一意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要充分發揮黨員的“頭雁”效應,時時處處作表率、當模范,敢于擔當、勇于負責。要始終保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做到貫徹執行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最堅決、最迅速、最徹底。
二是要把黨性教育和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黨性教育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黨員要珍惜學習機會,徹底消除“應付差事”、“學不學無所謂”、“認認人、養養神、串串門”等錯誤思想,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妥善處理好工學矛盾,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沉下心來學習、潛下心來鉆研,不斷拓寬認知廣度、提升理論高度、增加學識厚度,把黨性教育的成果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來,持續增強運用黨的創新理論解決工作難題的能力。
三是要把黨性教育和推動發展結合起來。理論學習和黨性教育的成果最終要體現在推動中心工作、促進事業發展上。要緊密聯系工作實際,把全面系統的學習與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結合起來,堅持在學中干、在干中學。要結合事業發展、結合推動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放眼全球全國,進行認真思考和研究,切實把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推動事業發展的能力,真正把黨性教育成果體現在工作中,用工作成效檢驗黨性教育效果,達到個人黨性修養、工作能力水平“雙提升”。
【參考文獻】
[1] 《2018-2022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EB/OL].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1102/c1001-30377216.html
[2] 裴澤慶.把握好新時代黨性教育的內在邏輯[J],黨政研究,2018(4).
[3] 田仁來,楊艷紅,李 江.全面從嚴治黨視閾下干部黨性教育內容體系的構建[J],領導科學論壇,2018(9).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項目“提升高職高專學生黨支部組織力研究”(項目編號:19SKDJ02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陳愛文(1977-),男,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