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日益加劇的老齡化已是我國當前面臨的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養老機構能否健康發展,關乎著老齡化問題的有效解決,而養老護理員隊伍數量還是質量都尚不完善,制約著該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養老護理人員隊伍素質提升中注意質量和數量結合,建設一支素質專業強,穩定性好的養老護理隊伍,是養老問題得到解決的根本途徑。
【關鍵詞】 AHP 養老護理 素質
一、養老問題背景
據民政部門相關數據披露,到2017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數量達到2.4億,約占人口總數的17.3%。在家庭養老難以為繼,社會養老難以支撐之際,養老護理員便應運而生。養老護理員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老年群體養老生活的質量,緩解了家庭照護人員缺失的難題,于此同時我國養老護理人員的整體專業化及職業化素質不足的問題變得尤為突出。
二、研究現狀
養老護理人員相關素質低下是許多學者指出的共同問題,許多學者認為,人員受教育經歷和學歷層次過低導致準入門檻過低。王紅艷(2014)、于濤(2011)認為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和城市下崗人員是目前市場上的主體,他們絕大多數人員的文化水平在初中學歷甚至是小學學歷,沒有專業背景;二是工作能力的欠缺,缺乏專業技能知識。三是職業認同感低。這份工作通常不是他們的職業追求,只是一份糊口工作。其四是服務意識薄弱。如近年來不斷爆出的虐待老人,他們通常不懂得相關法律法規沒有維護他們自己的合法權利與利益。因此,在養老機構護理人才總量不足的前提下,建設一支職業技能過硬、綜合素質高、穩定性強的養老護理隊伍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理論來源
陳茹、韓家新、張華在《淺談養老護理員的素質與提高對策》中指出,養老護理人員除了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包括基本的專業技能素質和道德品質外與,還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識與法律意識。韓家新還提出,因為養老護理工作的特殊性,所面對的對象的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所以養老護理人員還應該具備一定的創新素質。又根據《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本文整合出養老護理人員應具備的四種基本素質。即知識技能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法律素質,結合養老護理人員,按照目標層、系統層、方案層的指標體系結構,分析并歸納影響四種素質的相關因素,最后依據指標體系,把養老護理人員素質體系分為4個維度13個二級準則的評價指標(見表1)。
通過邀請相關專家打分,兩因素中哪個更為重要,。護理人員素質測評的一級評價指標為4個,據專家打分構成矩陣,采用數字1~9作為重要性標度。其中,1表示兩元素同樣重要;3,5,7,9分別表示一個元素比另一個元素稍微重要、明顯重要、強烈重要、絕對重要2,4,6,8表示2個相鄰奇數標度的中值。
四、各權重計算過程
根據求和法第一步將判斷矩陣每一列都做標準化處理
(i,j=1,2..n)即用每一個元素除以該列的總和。
第二步,求出每一行各元素的和
第三步對其進行歸一化處理即求出每行的平均值
第四步計算判讀矩陣的最大特征值
第五步一致性檢驗根據CI=中,n為判斷矩陣階數4,得CI=0.032,根據隨機一致性指標IR=0.89.
計算一致性指標CR=CI/IR=0.036<0.1。通常認為CR<0.1時,判斷矩陣有滿意的一致性。同理計算二級準則對一級準則的權值見下表4。
五、結論
根據AHP分析法的求解結果,在素質提升中排序最靠前的是知識技能素質權重為(0.398),其次是法律素質(0.299),心理素質(0.085)排末位。于是我們得出提升養老護理人員素質重點在于提升知識技能素質,從綜合權重等長遠目標看,向養老護理人員普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是提升養老護理人員素質的另一個重點。本文提出AHP分析法來為養老護理人員設置素質權重系數,能夠明確養老護理人員素質提升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郭金玉,張忠彬,孫慶云.層次分析法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18(5):148-153
[2] 楊永麗,倪進東,梁蘭萍.我國養老護理員隊伍現狀、成因及專業化建設分析——基于老年護理專業人才供給不足的現狀[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6,(2):184-186.
[3] 謝宣正.層次分析法在績效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勞動,2005(11):56-57.
[4] 范紅英.層次分析法在團隊員工績效考評中的應用[J].財經界:下半月刊,2006(8):29-30.
[5] 趙思宇,科跟量表在中國養老機構護理人員中的應用及相關因素研究[D].遼寧醫學院,2013,3.
[6] 楊世欣,影響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素質的因素分析及優化研究,2018,06.
作者簡介:李軒(1994-),男,漢,山東省臨沂市人,經濟學碩士單位:北京物資學院勞動經濟學專業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