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古代曾經富強的中國在近代一百年的時間內雪崩式的垮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封建制度的阻礙和其周期性的政治經濟危機的原因有著密切的關系。
【關鍵詞】 中國 封建社會 衰落
一、中國特有的封建制度模式阻礙了社會發展
1、商人-地主-官員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從戰國時期到清朝中國用兩千多年的時間創造了一套世界上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先進的封建制度。而其先進之處在于中國的封建制度是具有彈性的,而這種彈性恰好又成為了中國社會進步的阻礙。
在經濟上,中國封建社會以自己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體,允許土地私有和買賣。這就意味著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地主階級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任何人不管你是農民出身還是商人出身,只要你能買到大量土地就可以晉身成為地主。同時為了保障農業的發展,我國封建社會長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限制商人商業活動,貶低商人社會地位。在這樣的政策和傳統意識之下,擁有大量資本的商人階層想盡辦法將手里的資金換做土地。所以在古代中國,工商業中的資本大部分都流向了農業,被固化在了土地上而非用來擴大再生產,這也是為什么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在明代就已經出現了,但卻發展會緩慢,速度落后于西方。
在政治上,中國還發明了一套完善的官員的任用和選拔制度,這就是我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婆e考試打破了貴族特權階層的壟斷地位,給社會中下階層有能力的讀書人提供了一個進入權力階層的機會,實現其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再結合我們剛剛講過的經濟制度大家發現,與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發展之后形成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的對立局面不同,中國的商人在經商致富之后往往會將手里的資金變換成土地晉身為地主階級,同時會鼓勵家中子弟讀書通過科舉考試考取功名,成為官員,進而再由地主階級演變為權力階層,從而在中國形成官員-地主-商人三位一體的局面。因此,在中國封建社會具有彈性的封建制度之下,中國的新興經濟力量被封建制度所同化和吸收,限制了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更也無法形成一個穩定的反對封建制度的新興資產階級。從而也就失去了推動中國向近代化發展的經濟基礎和階級基礎。
2、封建統治力量空前強大
中國自秦始皇建立統一王朝,漢武帝實現國家的大一統之后,除少數分裂時期外,就一直是一個高度集中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全國之行政權、兵權、財政權由中央牢牢把控,地方各級官員由中央直接任命。這就造就了一個緊密團結的封建統治集團,這個統治集團的領袖皇帝可以隨時調集全國力量去鎮壓任何反抗力量。所以我們看到在封建社會真正通過農民起義這種階級斗爭的方式奪取國家政權的成功范例非常少,也就只有漢朝和明朝而已,其他都是統治集團內部的斗爭實現的朝代更替,可見中國封建統治力量之強大,使任何新興社會力量不敢輕易與之對抗。再加上封建儒家思想的禁錮和彈性的社會制度已經為其提供了晉身之路,所以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和工商業者沒有成長為推動社會進步的經濟力量和社會力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封建社會周期性危機
封建制度也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弱點,造成他周期性的政治經濟危機。在經濟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允許土地買賣,易造成土地兼并。當土地集中超過一定限度,出現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時候,就會造成地主與農民階級矛盾的尖銳化,農民起義四起,社會危機加深。在政治方面,高度集中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地方權力收歸中央,中央權力集中于皇帝,天下興亡系于皇帝一人之身,皇帝英明則天下興,皇帝昏庸則國家亡。關鍵是皇帝是世襲的,又不是人民推選出來的,所以你無法保證每一屆皇帝都有足夠的治國智慧。誰家都有可能出現不肖子孫,皇家也不例外。而一旦昏君當道中央政權就會衰落,地方族權就會坐大,相互攻訐擴充實力,再加上此起彼伏的農民戰爭,國家陷入就會混戰。上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幾乎每一個王朝都逃脫不了這樣的魔咒,由初期創始之君雄才大略開創新朝,重新丈量分配土地,農民安居樂業,中期國家經濟恢復走向強盛,再到后來由于土地兼并和昏君當道而分裂敗亡。
清朝到了嘉慶道光年間就已經走到了國運的拐點。政治上從嘉慶之后皇帝資質平庸,大臣因循守舊,貪污腐敗。朝廷中盛行一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氛圍。大臣大多因循守舊,凡事都遵從祖制,不敢越雷池一步。官場上甚至有人將多磕頭,少說話當做升官晉升的政治秘訣。所以在乾隆之后百余年的時間,清朝一旦有改革的建議出現就會被更多的人以違反祖制之名而撲殺,所以清朝在這種一成不變中逐漸落后于社會形勢,走向沒落。
經濟方面土地兼并嚴重,階級矛盾激化,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嚴重影響國家稅收,財政情況惡化,國庫空虛。尤其是清中后期,激化的階級矛盾引起農民起義,再加上嚴重是自然災害,不僅稅收的收繳收到影響而且還需要投入大量財政來賑災或者平亂,反而增加了財政支出,再加上官場上各個大小官員的腐敗貪污,耗空了國庫的存銀,致使清朝的財政陷入了窘迫。這讓清朝沒有了應對大規模戰爭和災害的能力,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在內部缺乏變革動力的情況下,清王朝還實行閉關鎖國,猶如一只鴕鳥一頭扎在自己的世界里,拒絕了解世界,其衰落也就可想而知了。
【參考文獻】
[1]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
作者簡介:路丹(1989年-),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單位:武警警官學院基礎部,歷史學教研室,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