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媛媛


摘? 要:為了解決高校體育管理人才培養與需求之間的“供需錯位”矛盾,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并根據本研究內容和任務的需要,通過計算機中文數據庫檢索查閱了有關創新創業教育等文獻,訪談專家學者進行了針對性的探討、通過發放問卷數據的整理對高校體育管理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類梳理與歸因分析。為高校培養體育管理專業創新創業人才提供建議。
關鍵詞:創新創業? 體育經濟與管理?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c)-0083-02
1? 研究目的與意義
近年來,伴隨著體育業的快速發展,全國就2018年底,有11所本科院校成立了體育管理(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越來越多的體育管理專業畢業生走向社會,據調查顯示,目前市場與高校之間對于體育管理專業人才的供需錯位矛盾仍沒有得以解決,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與行業需求,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也需要與市場同步,及時修正。本文將以創新創業為視角,高校與企業合作為切入點,探索既符合教育規律,又順應市場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
2? 研究內容
2.1 高校體育管理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現狀
本次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1份,有效問卷169份,有效收回率為93.4%,利用問卷調查結果數據 Excel做統計處理,并對統計結果進行了分析。
2.1.1 體育管理專業大學生對自身創新能力及創新創業認知
在本次調查中首先對體育管理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認知進行調查,表1數據顯示,4.1%的學生認為自己很好的具備創新創業能力,8.4%的學生認為很差,幾乎不具備創新創業能力。大多數學生(63.3%)認為自身創新創業能力一般。
整理體育管理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概念、內容的問卷結果顯示,30.2%的學生認為創新創業是創新性的研發一款產品,24%的學生認為創新創業就是開辦一個公司,21%的學生認為創新創業是在公司開發一個新項目,24.8%的學生認為創新創業是管理、運營模式的創新(見表2)。數據顯示,受訪學生對創新創業概念模糊、對創新創業所包含的內容也存在認知片面。
2.1.2 體育管理專業本科生創新創業動機及影響因素
由下表3可見,對于體育管理專業學生創新創業的原因調查數據顯示,絕大多數(85%)的學生認為,創新創業是實現收入增加的良好途徑,也是最優先需要滿足的一個要求,也從側面體現大學生創新創業動機非常務實。除收入增加動機外,有68%的同學希望通過創新創業來實現自身價值,渴望通過創新創業服務回饋社會,這與高校全人素質教育的培養有一定的關系;3成左右的學生還希望通過創新創業緩解就業壓力、體驗人生。可見大學生的動機是復雜且多樣化的。
2.2 體育管理創新創業人才需求現狀分析
此部分共調查了12家體育企業,區域分布比較廣泛,調查的體育企業中,包括體育零售業、體育賽事公司、體育旅游公司、體育俱樂部等,這些企業當中,有民營企業、合資企業、外資企業,且大部分都是大中型企業成立時間久,發展成熟,因此,對此次調查來說,其結果可信度很高。
由圖1可見,體育企業在招聘時對員工的素質要求從高到低依次是全局思維、誠信公正、創新能力、理解愿景和凝聚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人員成本的控制和量化。由此得知,體育企業最為看重的是員工的除全局思維、誠信公正外,即是創新能力,體育企業的選擇給了高校培養的方向,因此在體育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高校要以此為方向,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適應體育產業的發展。
3? 結論
3.1 高校體育管理專業學生對創新創業認知存在偏差
不論是學生對創新創業能力的認知、動機還是對創新創業概念的了解都存在著模糊不明晰的現象,大多數的學生對于自我創新創業的能力持消極態度、對創新創業是什么,回答內容也比較狹隘,簡單理解為研發一個新產品或者是運營模式的創新改變等,創新創業的動機多樣,以務實的增加收入為主。通過調查結果的梳理,反映出高校對體育管理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還不到位,忽視對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的培養以及價值觀念的塑造。
3.2 企業對于高校體育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看重素質能力
通過本次對12家代表性體育企業調研,了解到企業在招聘時對員工的素質要求最重要的3個能力是“全局思維”“誠信公正”“創新能力”。由此得知,體育企業最為看重的是員工的除全局思維、誠信公正外,即是創新能力,市場的選擇給了高校體育管理人次培養的方向,因此高校要以此為方向,在培養學生全局思維、公正誠信品德外,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以適應體育產業的發展。
4? 建議
4.1 開設創新創業及相關領域實踐課程
體育管理專業是應用型很強的專業,體育行業的從業人員除具備專業理論知識外,還必須走出教室、通過社會認知實踐提高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對高校體育管理專業教師訪談過程中了解到,創新創業課程在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中所占學分通常為0或1學分,課程設計有限于學生打破學科界限,產生創新思維,從而難以實際推動創業的進程。因此,高校在設置課程時,一方面,應該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并且與體育管理專業知識融合;另一方面,在體育管理專業課程的設計上加入更多的創新創業思維培養,增加第二課堂或創新創業興趣小組、社團的組建,為體育管理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做鋪墊。
4.2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在調查的企業中,有不少體育企業已經與高校簽訂了戰略合作企業,并互相授牌、建立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可見高校與企業有著相同的訴求,但截至目前,實際開展的合作項目還是少數,真正做到創新創業教育與體育管理專業深度融合、促進體育管理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需要雙方通力合作。合作企業可以更多地提供創新創業案例分享、學生可以參與到真實的創新創業項目等支持,高校在企業、政府的支持下,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大賽,由教師組建創新創業團隊,以提高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沈國斐.基于校企聯盟的高校人才培養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104-107.
[2] 孫冬營,李洪波.產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12):87-89.
[3] 高啟明.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現狀、問題與思考[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9(2):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