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晴雯 楊益平
摘? 要:智障兒童體育課,有利于智障兒童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增強身體素質,實現功能缺失與補償,提高社會適應能力。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以及數理統計法,對龍龍巖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智障兒童體育課體進行調查,調查了體育課教學現狀。結果表明,對于智障兒童體育組織教學,教師應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體育教學器材沒有針對性。針對龍巖市特殊教育學校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發展策略:改進教學方法,突出針對性;將體育課融入周邊社區活動,嘗試開放性教學。
關鍵詞:培智學校? 體育? 現狀調查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c)-0209-02
體育課不僅可以培養特殊兒童的體育興趣,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同時體育課可以提高智障兒童的運動能力、運動技能、智力的開發,更重要的是殘疾學生可以借此增加與他人溝通交流的機會,鍛煉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通過體育比賽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協作英勇頑強的精神,幫助他們自強自立獲得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有利途徑。國家在“十五”期間,就將特殊教育納入到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中來,在學校體育工作方面明確提出:“針對殘疾學生特點開展好體育課,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和競賽,使殘疾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鍛煉方法,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要對智障殘疾學生進行衛生常識和正確對待自身殘疾的教育,適時進行青春期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和自我保健的習慣,培養戰勝自我缺陷的能力。”
1? 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以龍巖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課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龍巖學院圖書館,網絡檢索了10余篇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成果與參考文獻。網絡智障兒童體育教學視頻,進行參考。發放調查表100份,對龍巖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學生的家長或者看護人)和體育老師分別進行了問卷調查(教師8份,回收8份,回收率與有效率100%;學生92份,回收73份,回收率與有效率79%)。最后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統計。
2? 結果與分析
2.1 龍巖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教學目標設置情
表1反映了體育教師在設置體育教學目標把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發展放在首位。由此證明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其次是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功能的缺失與補償、提高社會適應功能。體育教學論認為:體育教學目標要根據體育課程標準,突出增強體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體能、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規律以及教學條件[3],同時在教學目標上需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教師應因材施教。
2.2 龍巖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
表2數據顯示,教師每節課都使用示范法、游戲法、誘導法、保護幫助法。在訪談中了解到智障兒童在參與體育鍛煉中,由于智力低下,學生的興趣低、注意力分散、上課到處亂跑。很多教師采用誘導法將學生引入教學中,游戲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針對的教學。
2.3 龍巖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教學組織形式
表3調查數據顯示,75%的教師在教學上選用綜合教學,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會因為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個別教學。在訪談中了解到,體育教學中要先了解學生身體基本情況,分成若干個層次,采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
2.4 體育教師教學課堂考核評價方法
表4數據分析出,綜合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分別占87.5%,教師比較重視。教師根據學生年齡層次差異大、運動水平參差不齊、身高差異、身體發育情況、運動難度,課堂參與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同時根據學生的發展形成進行形成性評價。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龍巖市新羅區特殊教育學校智障兒童學生個體差異大,教學效果不顯著。體育教師對待自己的崗位,工作態度認知程度低。
(2)在教學目標設置上,關注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最為重要。
(3) 對于智障兒童體育組織教學,教師應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
3.2 建議
(1)教師要建立特殊教育的新理念,根據不同的兒童情況制度不同的教學計劃,教學方法要創新。要積極探索出適應特教體育發展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為特教體育發展服務。
(2) 教學中要采用多鼓勵、多贊美的方法,讓智障學生受到成功的體驗。
(3)優化體育教學內容,選擇適合智障兒童學生的、貼近實際生活的、趣味化的。
參考文獻
[1] 趙永平.國家教委發出關于頒發《普及義務教育評估驗收暫行辦法》的通知[J].現代特殊教育,1994,1(3):4.
[2] 李秀清.體育游戲對智障兒童注意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聊城大學,2007.
[3] 龔正偉.體育教學論學程.[M].1版.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4] 劉振華.山東省特教學校殘疾學生體育參與現狀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