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葉
[摘 要]“大數據”時代,海量數據沖擊著各行各業,滲透著人們的工作與生活。數據挖掘和分析能力的人才在各行各業的需求也日益凸顯,“統計學”作為一門以數據為導向的學科,需與時俱進,才能滿足社會人才需求。本文結合當前高職院校財經商貿類各專業統計學教學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革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統計學改革建議
[中圖分類號]G712.0 [文獻標識碼]A
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人們的行為和思維在悄悄改變,不斷在挖掘隱藏在海量數據中巨大商業價值,目前已經在計算機科學、電子商務等領域做出不凡的成就。而統計學作為一門以數據收集、數據整理與分析的方法論學科,十分契合大數據挖掘與分析人才的要求,也是培養高職院校財經商貿類專業學生數據挖掘與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作為高職院校,如何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具有較強數據分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是當前高職院校統計學教學改革的迫切任務。
1 大數據時代對學生統計技能要求的分析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多源異構的海量數據包含的豐富信息以及蘊藏的商業價值是各個企、事業單位重要的挖掘資產,因此具有一定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能力的人才成為企、事業單位招募的寵兒。大數據分析人才主要指大數據工程師和數據分析師,他們的知識、技能截然不同。大數據工程師趨向于計算機相關技能,數據分析師更趨向于統計思維人才。目前,各企、事業都很急需這樣的人才,但由于急速劇增的人才需求狀況,各單位要招到這一類人才,就目前的人才市場難度較大。而統計學作為高職院校財經商貿類專業的專業平臺課,是一門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數據,揭示數據的數量關系與特征的方法論學科,是培養這一類人才的基礎課程,作為高職院校應該優化統計學教學的改革,通過統計學基礎的學習訓練學生的統計思維和統計方法,教會學生獲取數據,發現問題,分析數據的能力是適應大數據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
2 當前高職院校中財經商貿類統計學教學現狀與問題
(1)教材內容陳舊,課程標準設置需優化。大數據時代下,數據收集的方式與調查的方法都發生了質的變化。當前高職院校的統計學教材僅僅沿用理論知識教授“數據的搜集—整理顯示—數據分析”這樣的一條主線進行,而且調查的方法也是以抽樣調查為主要內容講授,然而這和大數據的含義已經脫節,大數據時代下,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取總體數據,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已經實現總體分析,而非抽樣推斷。因此,傳統的統計學教材與課程標準已經無法適應新型經濟形勢的需求。
(2)重理論、輕實訓,學生缺乏訓練。職業教育的初衷是培養應用型人才,該課程開設的目的也是為了培養學生能夠運用數據分析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但大部分高職院校在實際教學中注重理論學習如:統計理論知識、統計公式計算、簡單的Excel操作等教學內容的講解與演練。甚至有些院校實訓資源緊張,講解Excel操作代替學生實際操作。缺乏統計專業軟件的運用與項目案例的分析環節。這樣的課堂教學缺乏統計思維、統計軟件的訓練,固然會導致學生覺得此課程枯燥乏味,也違背了職業教育的初衷;在走向工作崗位的實際運用中,更是缺乏動手操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就脫離社會發展的需要。
(3)教學模式傳統,學生興趣不高。統計學教學是一門方法論、工具性學科。但絕大部分高職院校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落后,學生學不到統計方法,缺乏學習興趣。長久以來統計學課堂中,教師只管以自己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單向知識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教師只管完成教學任務,把整本教材從頭到尾講完,而學生毫無興趣,課堂中就會出現打瞌睡、玩手機的現象。一學期下來學生發現自己該做什么,怎么做?這樣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根本無法將學生融入課堂,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學習效果差。
(4)考核方式落后,背離教學目標。
大部分高職院校仍然以期末閉卷的形式,作為體現一學期的學習效果的手段,但是這樣的考核方式只會使學生以“背多分”的思想去面對考試,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能力。
3 高職院校財經商貿類統計學教學改革的思考
(1)選用高質量教材,優化課程標準。結合大數據時代的特點與經濟發展的人才技能需求,選用契合大數據時代的新教材或加強校企合作編制新教材。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基礎和特點,適當調整教學重點,合理分配章節課時。例如相應減少抽樣推斷、統計指數等課時的分配,減少工作崗位中運用較少的相關回歸分析內容的教學;增加統計整理、國民經濟統計與核算、統計綜合分析與報告撰寫部分的章節課時。通過整合教學內容,培養出更加適應時代需求的學生。
(2)注重實訓環節,強化技能訓練。針對高職學生理論知識薄弱、動手能力較強的特點。大數據時代,既要培養學生統計思維與數據分析能力,又要活躍課程氛圍,提高學習興趣,實訓教學環節不容忽視。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兩個途徑實施:(1)課堂實訓,通過實訓軟件Excel和Tableau軟件的操作與練習,這兩個軟件的學習內容主要是:Excel數據透視表的應用,ExcelVBA和Tableau數據可視化三個模塊內容。第一,通過Excel數據透視表的應用教會學生認識數據透視表、使用數據透視表進行字段組合、自定義數據分區分析;第二,通過ExcelVBA學會宏的基礎運用并使用宏將自動篩選結果分頁,用自定義函數計算個人所得稅等內容;第三,通過Tableau數據可視化,學會它的基本操作,初級可視化(統計圖)等內容,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以后工作崗位打下基礎。(2)課外實訓,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以任務式教學的方式,調查不同企業經營情況,并根據實際調查數據做統計綜合分析報告;另外,加強與大數據公司的校企合作,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帶學生接觸部分商業數據的案例,讓學生充分體驗自己獲取的樣本與大數據公司獲取的總體海量數據的區別。這樣才能將理論運用于實踐,才能將理論知識更加接地氣。
(3)創新教學模式,改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興趣。綜合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將課程知識體系與貫穿于當代重經濟熱點與社會經濟問題,將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增強學生的興趣。其次,組建教師建設在線“在線開放課堂”“微課“等課堂模式引入教學中,利用線上線下課堂靈活的教學方式,重難點突出,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與主動性。再者,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例如雨課堂智慧教學實踐,創建課堂中習題學生搶答、分組討論等加大課堂與課外的項目、任務的課堂教學方式。例如:在統計調查方案部分內容,教師先講一些注意事項,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每一組分配一個調查題目(題目可以貼近社會熱點、圍繞學生生活、學習、就業等),確定調查內容,明確調查目的、調查對象、調查范圍,確定調查方法。設計調查問卷、結合文獻調查完成調查方案,開展調查,結合調查的數據進行匯總、整理與分析,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制作ppt,完成調查的匯報。
(4)改變考核方式,貼近教學目標。打破傳統的筆試考核模式,采用筆試與自主實操考試相結合的方式,才能考察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與實訓操作的能力,真正體現學以致用。
從而強化了理論知識、培養了實踐能力、潛移默化地鍛煉了統計思維、增強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教學目標。
4 結語
總而言之,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統計學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為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思想觀念,不斷思考教學革新的思路,探索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統計思維,統計方法,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使高職院校中財經商貿類統計學課程能夠學以致用,為社會發展與進步做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文娜.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統計學改革研究[J].科學論壇,2019(29).
[2] 劉凱,胡巖.經管類專業統計學教學改革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8).
[3] 祁艷艷,張晶晶,張晉.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統計學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論壇,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