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麗

【摘 要】目的:觀察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不孕不育臨床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不孕不育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是否行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42例:單一腹腔鏡未行宮腔鏡治療)與實驗組(42例:行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術后72h相關炎癥因子、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術后妊娠率等相關觀察指征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不孕不育患者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單一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
【關鍵詞】宮腔鏡;腹腔鏡;聯合治療;不孕不育;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2-0-01
不孕不育癥患者主要臨床癥狀為月經紊亂、閉經,誘使患者發生不孕不育癥的原因包括宮頸病變、卵巢病變、陰道畸形或輸卵管阻塞,其中輸卵管阻塞屬于不孕不育癥常見病因,對于輸卵管梗阻致不孕不育癥患者外科手術治療屬于臨床常用治療手段[1]。本次研究比較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42例行腹腔鏡外科治療不孕不育癥患者與42例行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不孕不育癥患者手術前后相關炎癥因子、術后妊娠率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實驗組42例患者中年齡25歲至37歲,中位年齡在(30.12±1.12)歲,其中有22例為單側梗塞,有20例為雙側梗塞。對照組42例患者中年齡23歲至36歲,中位年齡在(30.11±1.15)歲,其中有24例為單側梗塞,有18例為雙側梗塞。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一般資料相關資料數經統計學驗證,不存在統計學差異,不具有可對比性,P>0.05。
1.2 病例選擇標準 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均術前行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醫師結合患者輸卵管造影檢查、臨床癥狀以及其他檢查結果均確診輸卵管阻塞致不孕不育癥。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免疫系統疾病患者。(2)排除合并精神系統異?;颊?。(3)排除男方精液質量原因致不孕不育患者。(4)排除因其他婦科疾病致不孕不育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該組患者在月經結束后3天至7天行腹腔鏡手術治療,術前護理人員清潔患者陰道、外陰以及宮頸,而后實施靜脈復合麻醉,麻醉起效后建立氣腹,而后置入腹腔鏡,醫師通過腹腔鏡探查患者盆腔、輸卵管堵塞等相關情況,在確定輸卵管堵塞部位后分解盆腔黏連,在分解過程中應保證患者輸卵管位置、形態正常,對于傘端閉鎖患者在解除黏連的同時應行輸卵管傘端造口術,對于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給予對癥處理,完成上述手術操作后再行通液術。
1.3.2 實驗組:該組患者在月經結束后3天至7天行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手術治療,術前參考對照組對術區常規消毒、麻醉后,患者取截石位,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以觀察患者輸卵管、子宮等臟器組織病變情況,同對照組處理盆腔相關問題,在腹腔鏡監視下同時行宮腔鏡下雙側輸卵管開口插管通液,同時發現宮腔異常行息肉摘除或宮腔粘連分離術等操作。
1.4 觀察指標 (1)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前、手術結束72h后相關炎癥指征變化情況。(2)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兩組患者術后1年護理人員電話隨訪了解患者術后妊娠率。
1.5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結果相關數據使用SPSS21.0軟件包進行處理,結果中相關以()表示的計量數據用t 檢驗,結果中相關以(%)表示的計量數據用檢驗,P值低于0.05表示各項數據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相關炎癥指征變化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患者術后72h相關炎癥指征均優于對照組。
2.2 實驗組有40例患者術后妊娠,有1例術后輸卵管黏連,有1例下腹部疼痛,有1例痙攣,共有3例發生不良反應,對照組有25例患者術后妊娠,有3例術后輸卵管黏連,有3例下腹部疼痛,有3例痙攣,共有9例發生不良反應,實驗組患者術后妊娠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5.24% VS 59.52%),經檢驗等于5.529,數據差異明顯,P<0.05。實驗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7.14% VS 21.43%),經檢驗等于5.021,數據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近些年我國不孕不育癥發生率逐漸提升,輸卵管阻塞屬于臨床常見不孕不育癥發病病因,外科手術解除輸卵管阻塞為目前常用治療手段,常規腹腔鏡手術臨床操作主要依據醫師既往臨床經驗,操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2]。不孕不育癥患者在腹腔鏡手術治療的過程中聯合宮腔鏡手術操作可協助醫師在松解輸卵管前全面了解患者輸卵管、盆腔組織病變情況,從而減少手術操作對患者子宮、盆腔在內相關組織造成的刺激,避免術后子宮、盆腔組織在應激作用下分泌大量炎癥物質,誘使患者術后發生輸卵管黏連、肢體痙攣等不良反應[3]。
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術后72h相關炎癥指征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等相關數值均優于對照組。單一腹腔鏡對照組術后妊娠率低于宮腹聯合的實驗組,宮腹聯合既可在直視下發現并確認病變部位,及時清除病灶,又可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患者術后恢復快,可以增加術后妊娠率。
由此可見,對于不孕不育癥患者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呂涌婭.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女性不孕不育的臨床療效及對激素水平的影響[J].實用醫技雜志,2018,25(9):1012-1014.
王雁妃,盧金鳳,陳虹.心理護理在宮腔鏡與腹腔鏡聯合治療輸卵管堵塞 導致不孕不育中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15):94-96.
朱秀慧.宮腔鏡、腹腔鏡聯合治療輸卵管堵塞導致不孕不育時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探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3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