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松 王文麗 胡秀娟


【摘 要】目的:探討乳腺癌患者行頸外靜脈PICC置管的臨床護理效果及價值。方法: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的住院病患進行統計和篩選,選出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對象108例,并按照數法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分別給予全面護理和常規護理。觀察、對比護理后病患依從性和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護理后,研究組病患表現為不依從的例數和出現并發癥的例數均少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實施全面護理可有效提高頸外靜脈PICC置管乳腺癌病患的依從性,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 乳腺癌;頸外靜脈PICC置管;護理
【中圖分類號】R56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2--01
因人們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及環境的變化導致人們患癌癥的概率大大增加,且患癌人數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目前,乳腺癌已成為威脅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見腫瘤。而目前,臨床上該病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典型癥狀主要為乳腺腫塊、乳腺溢液、乳頭異常及腋窩淋巴結腫大等,臨床治療方案主要有放化療和手術治療[1~2]。但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高效的護理方案,以提升治療效果。本次實驗主要研究乳腺癌患者行頸外靜脈PICC置管臨床護理觀察,具體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間的病患進行篩選,從中選出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對象108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納入標準:經病患和家屬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乳腺癌診斷標準,行頸外靜脈PICC置管。排除標準:合并其他疾病,重要臟器損傷,精神障礙或認知障礙等不配合醫生等。研究組研究對象共54例;平均年齡(57.2±9.4)歲;平均病程(7.2±2.6)月。常規組研究對象共54例;平均年齡(56.9±8.7)歲;平均病程(7.7±1.8)月。對比患者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等)發現差異有可比性,P>0.05,可在同一基線上進行比較。
1.2 方法 本次實驗中所有病患均行頸外靜脈PICC置管,具體方法如下:病患采取去枕平臥的體位,頭偏向一側,于病患肩部下面墊軟枕,醫護人員在確定穿刺部位后,測量長度。準備好術前工作后,洗手、戴口罩、無菌手套,預沖導管。去掉穿刺針保護套后,于穿刺部位行靜脈穿刺,確認回血后再進入少許,置入PICC導管,退出導入鞘,并將其固定完好。置管完成后,常規組病患實施常規護理方案,觀察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滲血或體液,是否出現并發癥。研究組病患則采用全面護理,具體如下:(1)病患在完成置管后,醫護人員進行疾病治療和護理等相關知識的講解,并普及導管維護的相關知識和此種治療方案的優勢,及治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并發癥,并告知其解決方案。(2)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和不良心理,因此治護過程中需注意病患的情緒變化,及時進行溝通,幫助病患建立戰勝病魔的自信心,提升病患對此次治護的依從性。(3)當病患出院時,醫護人員需叮囑病患及家屬注意事項,并發放乳腺癌PICC置管的健康知識手冊。此外,當病患出現問題時,需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評標標準 本次實驗中主要觀察護理后病患的依從性及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并發癥。依從性=100%-不依從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其結果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統計病患對此次治護的依從性是否有統計學差異。較對照組,研究組的不依從例數少,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 統計此次治護過程中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是否有統計學差異。較對照組,研究組的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例數少,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3 討論
在治療過程中,采用PICC置管的治療方式操作簡單、安全,還可顯著降低病患置管的痛苦,提升用藥安全,該護理方案在此種治療方案中十分重要。與傳統的護理方案相比,全面護理更加注重病患本身,及時了解病患心理變化和情緒變化,向病患講解疾病、治療、護理的相關知識,醫患間積極溝通,這些均可提高病患的依從性,降低醫患糾紛的發生,緩和醫患矛盾[3-4]。
就本次實驗結果而言,較對照組,護理后研究組病患的不依從例數、治護過程中出現的并發癥例數均較少,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此結果說明,對行頸外靜脈PICC置管的乳腺癌病患實施全面護理可顯著提升病患治護過程中的依從性,降低治護過程中出現的并發癥例數,護理效果好。
綜上所述,乳腺癌患者行頸外靜脈PICC置管實施全面護理的治護效果佳,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但因本次實驗的樣本量小,需要做多次大樣本實驗進一步探究乳腺癌患者行頸外靜脈PICC置管臨床護理的優缺點。
參考文獻
吳淼.循證護理對乳腺癌患者PICC術后并發癥的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1):282+284.
閆盼盼,郭亞文,張清霞.家庭自我護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19,35(06):123-124+108.
馬曉霞,孫靜嵐,郝楠,等.自我強化管理教育對中心靜脈導管化療乳腺癌病人自我帶管管理能力的影響[J].臨床外科雜志.2019,27(03):209-212.
劉海蓉.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PICC導管維護依從性的作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0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