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龍 馬紅
【摘 要】我國的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相應的護理工作也開始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尤其是針對一些老年患病群體。家人無法掌握科學的治療和護理方式,通常會選擇將老人送去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治療。而這也在無形之中造成了醫院工作量的增加,和醫療設施的使用緊張等問題。因此,現階段我國提出了醫養結合型的養老護理模式,針對一些可以采取養護治理方式的老人,建立專業的醫養機構。來全面保證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促進文明社會建設工作的穩步運行。
【關鍵詞】老年人;醫養結合型;養老護理模式;應用方式
【中圖分類號】R87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2--01
人口老齡化是目前城市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來的一種必然趨勢,而基于老年人身體機能的不斷下降,以及患病幾率的不斷提升,對老年人的養護工作已經成為了現階段我國醫療管理改革工作的重點內容。
一、醫養結合的基本內容及必要性分析
1.醫養結合
醫養結合主要指的是將醫療服務與養護工作結合起來,為社會當中的老年人群體提供身體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需求的基本保障。醫療工作包括身體健康檢查、身體疾病的質量等內容,而養護工作不僅是提供住宿和健康的飲食,還包括老年人的文化、娛樂活動項目的建設工作,從而讓老年人能夠充分感受到國家和政府的關懷。
2.必要性
在傳統的養老模式下,養老院的養老資源與醫院的健康治療服務是分離開的,因而導致許多居住在養老院的老人,在進行身體檢查或者已經生病時,需要前往醫院,而實際上許多老年人腿腳不便,來回往返需要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比較多,因而導致老人不愿意進行身體檢查,就會引發潛在的身體疾病惡化,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此外,還有一些老年人將醫院當成養老院,長期留在醫院,不僅增加家中的經濟負擔,而且造成醫院病床緊張的問題。因此,醫養結合型的養老護理模式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其主要是通過醫院與養老院的合作,給老年人群體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促進養老工作的順利進行,提升老年群體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二、醫養結合型養老護理模式的應用方式
1.醫護團隊和基礎設施建設
首先,在實際建設醫養結合型的養老護理模式時,相應的醫養機構應當完善自身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包括老年人活動室、健身器材,圖書室等等,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增添色彩。同時,還應當注重于醫療設備的引進工作,在這方面要選擇質量和規格符合使用需求的設備,不能為了經濟成本問題而盲目選擇一些質量不過關的醫療設備。在這里主要包括基礎的身體檢查設備,以及一些急救用品等等。基于信息技術的發展,現階段許多醫養機構都采購了一些智能監測心率、血壓等內容的儀器,給老年人佩戴相應的儀器,可以實時觀察老年人的身體狀況。
此外,還包括對專業醫護人才的引進工作,醫養機構應當制定相應的人才引進機制,提高工資和福利待遇。吸引人才積極投身于老年人的治療和養護工作當中。相關機構必須要定期對醫護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與考核工作,并應當確保其具有相應的工作合格證明,從而確保各項醫療養護服務的有序進行,促進醫養機構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2.規范管理機制
現階段我國的醫養機構還處于發展建設階段,因此相應的管理機制還不健全,一些機構過于注重借鑒國外的管理經驗,而沒有結合國內的實際養護現狀,因而導致管理機制無法有效落實。在這方面相應的管理人員必須利用信息技術,不斷研究完善管理機制的方式。比如,可以利用分級管理的方式對老年人群體進行管理,根據身體健康狀況不同的老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針對于一些患病情況比較嚴重的老人,為他們辦理住院治療手續,而對于一些情況較輕,可以通過醫養機構治愈的,則應當注重各個階段的護理過程。管理制度的制定是為了規范醫養機構的各個運行環節,包括對前期老人病情的診斷工作,飲食方面的管理工作以及對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的監護工作等等。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管理人員的個人素質進行考察,防止有管理人員由于工作疏忽導致養護服務不到位,而加重老人的病情。
此外,管理工作應當充分體現人性化的特點,針對于一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老人,在選用治療方式時,應當注重制定一些補助的條例,通過審核家庭條件之后,合理減免一些養護費用。此外,對老人的管理工作還需要從定期進行體檢方面來進行,解決部分老人亞健康拖成小病,小病拖成大病的惡性循環問題,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保證老人的身體健康。
3.與老人進行溝通交流
醫養結合型的養老護理模式,面對的都是年紀比較大的老年人群體,他們大多都是孤寡老人,內心需要溫暖和關懷,因此在規范管理工作的基礎上,相應的管理人員應當與老人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并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提高他們對醫養機構的滿意程度,尤其是針對于一些患病的老人,他們自身會由于病痛而產生負面的心理情緒,醫養機構與普通醫院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其在治愈老人身體問題的同時,也要為老人解決心理問題。在這方面,可以結合基礎文化設施建設,定期開展一些多樣化的文化交流活動,豐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引導他們熱愛生活,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觀念。
此外,在現階段的養老護理工作中,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叫做臨終關懷,其主要是針對于一些患病無法治愈的老年患者,通過醫療養護手段減輕他們的身體疼痛,消除他們的負面心理,讓患病的老人能夠正確且寧靜的認識死亡。在這個環節要注重幫助老人實現心理愿望,提升他們的生命質量,這也是目前文明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象征。
結論:相關醫養機構的工作人員必須要意識到開展醫養結合型養老護理模式的重要性,結合養護工作的基本內容以及實際的老人群體健康狀況,不斷完善醫養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培養高技術高素質的醫療護理團隊,提升養老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并應當建立起健全的監督管理機制,利用分級管理的模式,針對不同健康程度的老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并注重與老人進行溝通交流,正確認識臨終關懷工作的內容和意義。
參考文獻
熊合明,金曉英.醫養結合型模式下養老護理員培訓與研究[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8(3);
魯麗萍,李興勇,鄭捷."醫養結合型"養老護理員職業素養提升措施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