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靜
【摘 要】目的:在帕金森患者康復護理中,研究自我效能感所發揮的價值和意義。方法:在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期間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帕金森患者中,選擇其中的70名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來院的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實驗1組和實驗2組,每組中安排35名患者,將常規康復護理的措施在實驗1組中進行干預,將把自我效能康復護理的措施在實驗2組中應用,把兩組患者的康復情況以及心理狀態進行分析和比較。結果:對兩組患者通過不同康復措施干預前后的康復情況以及心理狀態進行分析和比較分析,實驗2組是更具有優勢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為帕金森患者進行康復護理的過程中,應用自我效能感康復護理措施進行干預,能將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康復情況極大的改善,具有很高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自我效能感;帕金森;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2--02
在老年人群所患的疾病中,帕金森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又叫作震顫性麻痹。運動遲緩、姿勢步態異常、肌肉強直以及靜止性震顫等是帕金森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健康產生嚴重的威脅,必須要對其實施有效的康復護理[1]。臨床醫學諸多研究證明表示,在對帕金森患者進行康復治療的過程中,把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升有助于增強患者的信心,激發其內在力量,有效提升康復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2]。為了研究自我效能感在帕金森患者康復治療護理中的效果,本文選取70名帕金森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展開系列的研究,具體的分析和闡述在下文中體現。
1 資料與方法
1.1 患者的臨床資料 在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期間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帕金森患者中,選擇其中的70名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來院的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實驗1組和實驗2組,每組中安排35名患者。實驗1組中年齡最小和最大的分別是50歲和87歲,平均(58.39±2.04)歲,本組由20名男性患者和15名女性患者組成。實驗2組中年齡最小和最大的分別是51歲和86歲,平均(60.05±3.01)歲,本組由16名男性患者和19名女性患者組成。所有患者在科學臨床診斷下都被證實為是帕金森患者,所有患者的學習和認知能力正常,對康復訓練能夠耐受,排除其他重大系統的疾病。本次研究是在患者、家屬以及本院倫理委員會的同意下進行的。
1.2 方法 對實驗1組實施常規康復護理,給予藥物、飲食以及康復訓練的指導。在實驗2組中實施自我效能康復護理措施,具體的方法為:(1)就疾病的發病機制以及康復護理的案對患者以及家屬進行詳細的講解,在增強他們自信心的同時能取得他們的配合。將康復訓練分階段進行,就康復計劃的完成情況與患者和家屬有效溝通,鼓勵其提出相應的問題,以提升康復訓練的質量。(2)鼓勵患者積極的參與到康復訓練的管理中,對患者在訓練中的表現給予肯定和鼓勵,挖掘患者的無限潛能,增強自信心,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3)鼓勵家屬在病人的康復訓練中,要多鼓勵多支持,在生活、精神以及心理等方面增強對患者的鼓勵和安慰,加強患者對社會支持的感受,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念。對于弱勢群體患者,醫護人員更應該加強對他們的關心和支持。
1.3 對兩組患者觀察和評價的指標 采用SAS和SDS評分系統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分析和評價,評分越低,說明心理狀態越好。采用WAIS和WMS對患者的康復效果進行評價,評分越高,說明康復效果越好[3]。
1.4 數據的統計和分析 將收集的數據用SPSS.20進行統計和分析,資料數據用(n,%)和(`x±s)表示,使用x2和t對得到的數據結果進行檢驗,如果P<0.05,那么就證明差異是有統計學意義的。
2 結果
2.1 將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進行分析和比較
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 評分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與實驗1組相比,實驗2組有著較好的心理狀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下表1。
2.2 將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康復效果進行分析和比較 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患者的WAIS評分和WMS 評分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與實驗1組相比,實驗2組有著較好的康復效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下表1。
3 討論
帕金森疾病對患者的運動以及認知功能都有著極大的危害,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由于此病的治療時間較長,患者往往會伴隨焦慮以及抑郁等負面的情緒,對整個康復計劃的實施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相關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個人對自身行為以及能力的肯定和評價,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決定了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努力的程度和效果,將其應用在帕金森康復護理中有非常大的價值和意義。
綜上所述,在在帕金森患者康復護理中,將自我效能感進行應用,能將患者的康復效果和心理狀態進行有效的改善,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趙紅梅.運動指導護理對帕金森病康復患者精神癥狀的影響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9,36(03):306-307.
楊新萍,王金芬.家庭護理干預對帕金森患者康復護理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6(06):46-48.
范玲莉.優質護理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15):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