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婭

【摘 要】目的:探討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據雙盲法分為心理組和常規組,分別為49例患者。心理組采取心理護理措施,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統計并對比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2組護理前的焦慮和抑郁情緒評分均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心理組的焦慮和抑郁情緒評分均低于常規組,心理組的疼痛評分(2.9±0.8)分,顯著低于常規組(4.5±1.1)分,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心理護理措施,利于改善患者心理情緒。
【關鍵詞】心理護理;急性;閉角型青光眼
【中圖分類號】R473.7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2--02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發病后,將會出現眼部疼痛以及視力下降的癥狀,并且伴發嘔吐以及疼痛等不良反應。由于患者視力水平受限,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此時,患者將會出現不良的心理情緒,如: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的發生將會加重患者的患病情況,并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復。因此,臨床上對于青光眼患者需要加強心理疏導,減輕患者心理壓力,進而利于促進患者的預后康復[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據雙盲法分為心理組和常規組,分別為49例患者。其中,心理組男性29例,女性20例,最大年齡74歲,最小年齡40歲,平均年齡(57.42±4.51)歲;常規組性27例,女性22例,最大年齡78歲,最小年齡40歲,平均年齡(57.68±4.73)歲。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疾病的診斷標準;②患者經過Zung式焦慮和抑郁自評量表,分別為〉49分和〉52分。排除標準:排除存在其他致盲性眼病的患者;②排除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③排除依從性差的患者。2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心理組采取心理護理措施。首先,需要加強對于患者的心理疏導,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進行分類,幫助患者分析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臨床上可以分為恐懼、易怒、寂寞以及擔憂等類型,對于不同心理情緒的患者而言,則需要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其次,全體護理人員需要定期開會,總結患者可能出現不良情緒的原因,進行集體討論和分析,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方案,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心理護理方案,并且進行情景訓練,檢測護理方案的可行性。在模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復推敲和分析,進一步優化心理護理方案;再次,根據護理方案的內容,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在開展心理護理的過程中,密切監測患者的心理狀態,對于心理狀態已經好轉的患者,則需要按照原有的護理方案繼續進行干預;最后,對于護理人員而言,心理護理工作十分重要,不僅需要給予干預,同時,還需要監測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對于心理情緒并未得到改善的患者而言,則需要不斷改進并完善護理方案。
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監測患者瞳孔變化情況以及生命體征,詳細記錄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壓,如:透明度、瞳孔大小、角膜情況等。按照醫囑用藥,如:將濃度為1到2%的毛果云香鹼滴眼液,使用初期,每間隔15min滴眼1次,2h后,每間隔1到2h滴眼1次。
1.3 臨床觀察指標 統計并對比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利用Zung焦慮和抑郁自評量表[2],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焦慮量表的分界值50分,超過50分,表示患者焦慮。抑郁量表的分界值53分,超過53分為心理抑郁。分數越高則表示患者的心理狀態越差。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3],評估患者的疼痛反應,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反應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本組研究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利用()來表示計量數據,并用t值驗算,若實驗對象之間的數據在計算后P<0.05,則為存在明顯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情緒評分
2組護理前的焦慮和抑郁情緒評分均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心理組的焦慮和抑郁情緒評分均低于常規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2組患者的疼痛評分 心理組的疼痛評分(2.9±0.8)分,顯著低于常規組(4.5±1.1)分,T值=8.234,P值=0.000,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青光眼作為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眼科疾病,有關數據統計,超過40歲的中老年人,發生青光眼疾病的幾率相對較高,可達3%左右,一旦發病,致盲率不可忽視,最高可達30%左右。臨床上按照患者眼壓升高時的前房角狀態,具體分為開角型以及閉角型兩種,其中,閉角型青光眼多發生于老年人群,一旦發病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因此,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十分重要。本次研究得出:護理后心理組的焦慮和抑郁情緒評分均低于常規組,心理組的疼痛評分(2.9±0.8)分,顯著低于常規組(4.5±1.1)分,(P<0.05)。由此可見,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而言,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心理負擔。
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行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而言,對于改善的心理狀態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丁軍.優質護理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06):990-991.
李婷婷,趙曉旭,鄒丹,潘虹.心理護理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及疼痛情況的影響[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9,40(03):179-181.
李盼盼.優質護理配合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狀態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9,31(07):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