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心瑜 梅曉晨 陳曉彤
【摘 要】近些年,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漸漸的出現在醫療領域當中,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系統包括臨床管理和科室管理兩個部分。本文圍繞當前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質量管控的現狀從流程、行為、智能幾個方面來闡述,為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質量管控提供更全面的思路以及管理模式。
【關鍵詞】數字化;智慧醫療;質量管控
【中圖分類號】R5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2--01
前言: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醫療機構開展了全面的信息化建設,不管是從管理規模還是管理方式上都取得了相應的成就。但是我國大部分醫療機構的醫療病區管控體系還不完善,一部分地區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導致醫療病區的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對此,應該進一步優化醫療病區的結構,做到信息共享。
一、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質量管控現狀
一方面,醫療質量是衡量醫療機構管理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更是對質量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展了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但是整體質量并不高,一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下滑的情況,有些醫療機構還停留在傳統的質量管理模式當中,效率較低甚至還會出現誤差。而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對數字化信息的使用率較低,無法實現真正的信息共享,導致部分信息系統的數據信息大量流失。
另一方面,我國多數地區的數字化智慧醫療的安全性較低,質量監管不到位,雖然信息系統規模較大,但是沒有真正的將監管工作落實到位,無法確保整個信息系統和數據系統的安全。由于一些地區政府的監督職能沒有很好的落實,導致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的相關法規不完善,沒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最終就會面臨信息的流失。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結構較松散,沒有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數據的集成率也相對較低,各個系統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應用在現實的情境中也有一定的困難。
二、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質量管控的構建對策
(一)優化流程,思路清晰。如今,計算機已經廣泛的應用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質量管控更應該將計算機信息技術融入到結構體系當中,進一步優化醫療病區的流程,重新組合醫療病區的信息系統,實現醫療機構從傳統的管理方式轉變到信息管理方式。在實際的工作當中,應構建合理的醫療服務模式,以患者為中心,降低醫療成本,簡化醫療手段[1]。例如,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作為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一直秉承著建設“特色型、服務型、效率型”醫院的發展理念,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在護理信息化建設的道路上,醫療護理人員也在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和服務水平。長城醫療的數字化病區解決方案與湘雅三醫院的智慧護理理念不謀而合,在雙方之間密切合作和交流的基礎上,對護理過程和服務方式進行了整合,他們進行大膽的創新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并且已整合資源,為醫生和醫院病人提供新的服務測試。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質量監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俗話說得好,細節決定成敗,在信息化處理的過程中,任何細小的環節都不能忽視,醫療病區質量監管過程中應該注意整合優質資源,完善質量管控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完備的質量監控體系,確保醫療病區的安全性。而對智慧醫療病區進行有效的監管,可以減輕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進一步提高醫療機構的工作效率[2]。
(二)行為規范,實時監管。數字化在醫療病區質量管控中改變了傳統的工作模式,簡化了工作流程,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減少了人工操作,采用數字技術對數據進行自動識別,減少數據的流失,讓患者真正的放心接受治療[3]。規范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質量管控,優化醫療病區的準確性,實時監控信息數據,采用系統化的監控方式,確保醫療病區的真實可靠。例如,浙江省中醫藥大學附屬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信息化,對病區護理管理提出整體解決方案,結合醫院現有資源,在醫院病區建立負責綜合護理管理、流動護理系統、急診服務系統、互聯網治療系統、無障礙流動護士站等系統的互聯互通,組成一張智能病區信息網,完成智慧病區建設。在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的質量管控中,通過醫療機構的終端服務,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醫療診療有效質量信息。在對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進行監控時,要確保全病區覆蓋,呼叫系統應該設置多處位置,盡可能的為患者提供更加舒適的住院環境,減少意外的發生[4]。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應該多注意醫療病區的衛生,保障患者在清新舒適的環境中,監管過程中確保消毒工作的進行,規范醫護人員的服務準則,提高醫療病區管控工作的效率。
(三)智能應用,信息共享
當前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已經將人工智能應用到醫療病區質量管控中,確保醫療病區質量管控的準確性,最大程度的實現信息共享,利用數字化醫療手段可以將醫療機構的各個部門有效的整合起來,便于各個部門的分工合作,盡可能的減少人工操作,將智能化結合到醫療病區的質量管控中。利用數字化進行網絡平臺溝通,削減不必要的環節,可以有效的將醫療機構的信息系統結合起來。例如,京頤股份為仁濟醫院提供的移動護士工作站系統和護理文書系統,實現了數據互通,充分利用移動計算機及條碼識別技術,幫助醫院優化護理流程、提高醫療安全。優化醫療病區的管理系統,對于患者的健康安全及時的跟進,完善醫療機構的基礎配套設施,制定必要的應急措施,相關的政府工作人員及時的對醫療機構進行考察。通過對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質量管控的整合,為患者提供優質、方便、快捷的服務,將以患者為本的理念融入到醫療病區的質量管控中[5]。
結論: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質量管控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用創新的眼光看待醫療數字化,結合國內外優秀的資源,整合經驗,不斷改進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構建數字化醫療體系,通過各方的高度協調,從而實現醫療資源的集約共享,高效的完成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的監控工作。
參考文獻
魏麗娜.數字化智慧醫療病區質量管控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4.
魏麗娜,樊光輝,肖飛.基于智慧醫療體系的數字化病區的設計應用[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4,24(16):109-112.
李杰,劉勇.醫院智能化建設及其在智慧醫療發展中的作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20):212.
何健,王兵,何剛,顏鵬,周祖宏.智慧醫療創新服務模式[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04):154-155
霍尼韋爾智慧醫療解決方案,賦能醫療數字化發展[J].世界電子元器件,2019(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