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海鷹
(江蘇省海門市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小學,江蘇 海門 226100)
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傳統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不斷創新古詩詞教學方法,引領學生在誦讀中培養語感,在營造情境中領悟意境,在深入分析中掌握技巧,以豐富學生的詩詞積淀,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在理解詩詞意境和情感方面還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提高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除了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之外,還要給予學生耐心的啟發和引導,靈活運用多元化的詩詞教學方法把學生帶入到古詩詞意境中。要從學生角度出發設計和開展教學活動,達成教學目標。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進行探究。
古詩詞之所以能夠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流傳至今,仍然散發著文學魅力,并且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不單單是因為創作者的才華和智慧,還因為朗朗上口,不管是音律還是節奏都能夠被輕松記憶。所以,對于古詩詞教學來說,要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得到提升,教師就要從引導學生認真誦讀開始,讓學生在誦讀中進行品味,培養語感。而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并沒有把重點放在詩詞誦讀方面,而是一味地要求學生理解古詩詞的含義,并對古詩詞的內容和意義進行機械性記憶,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因此,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引導學生對古詩詞進行反復誦讀和品味,尤其是要認真分析詩詞的基本結構,對其中的節奏與音律進行把控。例如,在教學《長相思》這首詩時,教師可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誦讀一遍,然后教給學生古詩誦讀正確的斷句方法,并鼓勵學生調整自己的誦讀技巧,讓學生在對比中感受正確誦讀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留下充足的誦讀時間,讓學生養成誦讀的習慣,從而讀出語感,讀出情感。
學生在古詩詞的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對領悟古詩詞所描繪的意境感到困難。雖然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領悟能力,但缺少生活經驗,再加上古詩詞創作的年代久遠,因此詩詞中的很多事物會讓學生感到陌生。這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生理解詩詞的難度,更不用說真正理解詩詞所創造的意境了。為了突破這個學習難題,把學生帶入到古詩詞所營造的情境中,讓學生學會在情境中品味文字,體會情感,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幫助學生進行理解。例如,在教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這首詩時,為了幫助學生對這首詩的內容進行更好的理解,教師可介紹創作背景,讓學生了解到詩人創作這首詩時,正是金人南侵,宋朝失去大半個江山,作者也因為主張抗金被罷官回鄉之后的灰暗時期。作者雖然年邁,但仍然滿懷愛國熱情。通過介紹創作背景,可以把學生帶入到詩句所創設的情境中,帶入到作者生活的年代,品味作者的悲愴之情,感悟作者的愛國情懷。有了背景知識的介紹以及教師的耐心引導,學生很容易進入情境,真正領悟其中的意境,這對他們學習和理解古詩詞是非常重要的。
學生在古詩詞學習和理解方面存在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古詩詞中包含的創作技巧很多,教師要想讓學生在古詩詞學習方面獲得豐富的成果,提高學習能力,就要從引導學生分析古詩詞創作技巧、掌握古詩詞特征入手,通過一系列的技巧分析和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為學生深層次學習打下基礎。古詩詞分為敘事和抒情兩種類型,敘事詩詞會用敘事的方式表達情感,在情感表達方面比較直接;抒情詩詞會以寫景為主,通過描寫景物抒發情感,在情感表達方面比較含蓄,意境深遠,理解難度較大。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善于對學生進行引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為學生學習與理解提供幫助。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詩詞創作的背景,了解朝代的興衰和作者的情況,通過對背景資料的了解可以掌握作者抒發的情感。然后,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逐字逐句地進行分析和理解,特別是要抓住詩詞中的關鍵字詞。例如,在教學《題李凝幽居》這首詩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推”和“敲”兩個字所表達的不同情感和內涵,領略詩詞文字的精妙之處。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和總結,讓學生學會對詩詞表達的內涵與情感進行分析,從而掌握詩詞寫作技巧。
選好輔助工具是打造高效詩詞課堂的重要條件,雖然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想象力較強,也具備了一定的詩詞知識積累,但形象思維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距離充分理解詩詞內容和想象詩詞意境還有很大差距,因此需要教師選取生動直觀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和理解。現代科技尤其是多媒體設備給教育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可以輔助教師將古詩詞內容轉化成為圖片、視頻等,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種直觀呈現的方法,可以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不僅能節約時間,還能進一步完善學生的想象力,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讓學生對古詩詞學習保持長久的興趣和動力。例如,在教學《天凈沙·秋思》這首詞時,為了讓學生感受詞的意境,領悟悲涼的氛圍,給學生帶來心靈上的震撼,教師可用視頻和圖片的方式把這首詞所營造的意境展現在學生面前,鼓勵學生結合畫面理解詞的內容,領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為了烘托詩詞營造的氛圍,教師還可以配上一定的音樂,以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受到的震撼更加強烈。
學生雖然沒有豐富的文學創作經驗,但對周圍的事物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尤其是有著強烈的創造熱情,他們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完全超出教師的想象。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培養學生詩詞創作能力,讓學生體會詩詞創作的樂趣,為學生深刻理解古詩詞提供幫助。教師要給學生搭建展示才華的平臺,激發學生創作興趣,鼓勵學生進行創作。先讓學生從模仿開始,模仿詩詞中運用到的凝練文字以及意象。通過模仿,學生能夠積累大量的詩詞創作技巧和創作方法,為接下來的創作奠定基礎。在學生完成創造之后,教師要給出科學的評價,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提高學生創作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定期舉行詩詞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創作熱情,調動學生創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要讓學生在創作中互相交流、探討,學習和吸收同伴在創作中的經驗,體會詩詞創作和交流的樂趣。教師還可以在班級開辟“詩詞創作專欄”,展示學生創作的優秀詩詞,并引導學生進行鑒賞和點評。教師要長久記錄與保存學生創作的作品,使其成為他們的寶貴記憶,激勵他們努力學習,勇于創新和創造。
總之,語文古詩詞教學對教師素質有極高的要求,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所產生的教學效果也不一樣。因此,教師要善于靈活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要加強誦讀培養學生語感,營造情境引導學生領悟詩詞意境,深入分析幫助學生掌握詩詞創作技巧。要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教學直觀性,激發學生創作興趣,鼓勵學生進行創作。讓學生感悟古詩詞的魅力,在循序漸進中提升文學素養,增強學生尊重、傳承、發展民族文化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