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梅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 100015)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高校要以提升基層黨支部組織力為重點,突出黨支部政治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2018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印發并實施了《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條例的頒布是為了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弘揚“支部建在連上”光榮傳統,落實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全面提升黨支部組織力,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鞏固黨長期執政的組織基礎。對高職院校基層黨支部來說,提升組織力是一項系統工程。當前,基層黨支部在提升自身組織力的系統設計、規劃組織、具體落實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在學校建設發展任務繁重時期及崗位調整變化等時期,基層黨支部組織力提升的系統性和延續性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基于此,本文針對基層黨支部的組織力要素,探索提升高職院校基層黨支部組織力的突破點,以增強黨支部組織力提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好地培養高素質人才。
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關鍵要素涵蓋政治領導力、組織覆蓋力、群眾凝聚力、社會號召力、發展推動力、自我革新力等要素。高職院校基層黨支部提升組織力,要從以下三個關鍵環節著手。
一是要在加強政治引領方面提升黨支部組織力。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高職院校基層黨支部要加強政治建設,抓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引領廣大師生聽黨話、跟黨走,把師生思想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要在凝聚和服務師生方面提升黨支部組織力。高職院校基層黨支部要堅持黨的根本宗旨不動搖,貫徹黨的路線不偏離,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師生自覺行動,發揮基層黨支部的組織優勢、組織力量、組織功能,做好組織師生、宣傳師生、凝聚師生、服務師生等工作,組織引領廣大師生聽黨話、跟黨走。高職院校基層黨支部只有堅持黨的根本宗旨不動搖,團結帶領廣大教師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思想價值引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心了解師生思想政治狀況,及時回應師生重大關切,把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相結合,增強師生歸屬感、獲得感,才能獲得強大的凝聚力和組織力。
三是要在推動改革和發展中提升黨支部組織力。增強基層黨支部改革和發展的推動力,就是要堅持改革和發展推進到哪里,黨支部就跟進到哪里,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攻堅克難,勇于擔當,推動發展。基層黨支部的組織力,既要在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中不斷提升,又要用改革和發展的實際進行檢驗。高職院校基層黨支部要堅持融入中心、服務大局,推動學校改革發展,在改革和發展中做表率、當先鋒。要教育引導廣大教師以“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為努力方向,教育廣大學生干部爭做“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勤學、修德、明辨、篤行”的先鋒。這是黨支部組織力提升的主體支撐。
高職院校要根據黨支部建設的實際特點,分析目前黨支部建設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環節和實際問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探索突出政治性、時代性和實效性,提升黨支部組織力的突破點和途徑。
高職院校要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基層黨支部建設,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幫助全體黨員教師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修養、提升師德水平,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依托黨建工作載體和方法的創新實踐,為提升組織力注入活力。要利用全國各地,特別是京津冀地區優質黨建教育資源和“微時代”黨建新特點,構建“互聯網+”背景下黨建教育新模式,打造線上線下“兩地兩網”的生動的黨建活動陣地。線下“兩地”是指利用好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紅色教育基地及反腐倡廉教育基地資源,建立基層黨支部學習實踐場所基地,通過組織社會實踐教育活動,在黨員、群眾及學生中廣泛開展弘揚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革命道德教育,以紅色精神譜系教育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靈魂。線上“兩網”包括兩方面工作,即支部建在網上,黨員連在線上。一是利用好“學習強國”“黨員E先鋒”等APP學習平臺,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二是牢牢掌握黨組織在意識形態的領導權,通過院校的黨建網學習平臺、基層黨支部微信公眾號平臺,推動基層黨組織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傳播社會文明進步、傳遞校園精神文化的堅強陣地,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有效防止各類錯誤思想文化的侵蝕。
高職院校基層黨支部只有堅持黨的根本宗旨不動搖,充分發揮思想引領作用,重視師生關切,服務師生發展,才能讓黨支部工作覆蓋全體師生,使基層黨支部成為教育黨員的學校、團結師生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基層黨支部要努力打造適合職業院校特點的黨支部“雙帶”工作格局。該格局一方面指“黨建帶群建”,另一方面指“黨建帶團建”,確保黨支部工作覆蓋基層全體師生。黨建帶群建工作要依托學校黨委和工會的力量,在基層黨支部建設中實施黨小組與工會小組結對共建,健全家庭困難師生關愛幫扶機制,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積極開展服務、幫扶、慰問等活動。黨支部可以通過關愛幫扶機制建設、“心連心一家親”“我與時代共成長”“學生最喜愛的‘四有’好教師評選”等系列活動,充分發揮自身組織師生、宣傳師生、凝聚師生和服務師生的作用。黨建帶團建工作要依托各級黨組織、學生處、黨建與思政研究會、思政教育部等力量,實施基層黨支部與團支部結對共建,通過青年業余黨校、形勢政策宣講團、紅色社團文化活動、紅色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等長效機制的建立,加強思想價值引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常態化和經常性地了解師生訴求、傾聽師生意見和建議,使師生有困難找支部、有問題找黨員的幫扶機制更加健全有效。
高職院校基層黨支部要堅持改革發展推進到哪里,黨的黨支部就跟進到哪里,要激發全體黨員教師在推動學校改革和發展中爭當時代先鋒。黨支部要教育引導黨員教師在日常教學科研中亮身份、立標桿、樹榜樣,開展以“先鋒引領工程、擔當奉獻工程、凝心聚力工程”為支撐的黨建工作體系研究,通過“亮身份、樹榜樣、做先鋒、聚民心”激勵黨員教師立足崗位建功立業。黨支部要引導黨員教師在亮身份、樹標準、踐承諾、做先鋒中強化黨員意識,自覺投身到學校的發展和建設中;在新時代“四有教師”“四個引路人”先鋒示范崗評選活動中激發黨員自覺性;在“以拼搏為美,向行動致敬”黨員積分制管理中彰顯黨員先進性本色;在聚民心解民意談心談話活動和志愿服務中不斷凝聚群眾,贏得群眾信任。
綜上所述,對高職院校基層黨支部來說,提升自身的組織力是一項系統工程。高職院校要分析目前黨支部建設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環節和實際問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探索突出政治性、時代性和實效性,提升黨支部組織力的突破點和途徑。高職院校要在創新組織活動中提升政治領導力,在凝聚和服務師生中提升組織力,在推動改革和發展中提升組織力,為培養德才兼備的時代英才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