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心悅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實驗小學,江蘇 蘇州 215000)
數學相較于其他學科,邏輯性和抽象性更強,同時也對數學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認知和思維能力的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更多依賴于教師的講解和引導,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邏輯思維的特點進行思維訓練,通過情境設置、自主探究、練習設計、拓展延伸等途徑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什么是數學核心素養呢?數學基礎知識課程標準修訂者認為,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等六個方面。通俗地說,就是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東西,或者說從數學的角度看問題以及有條理地進行理性思維、嚴密求證、邏輯推理和清晰準確地表達的意識與能力。
(1)數學抽象。數學抽象是數學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維的重要基礎,反映了數學的本質特征,貫穿在數學的產生、發展、應用的過程中。數學抽象使得數學成為高度概括、表達準確、結論一般、有序多級的系統。通常情況下,主要是指學生們在進行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對數量和圖形之間的關系進行處理,以此能夠總結出更為具體的基本概念,同時還能將概念之間的關系完全理清。(2)邏輯推理。邏輯推理是得出數學結論、構建數學體系的重要方式,是數學嚴謹性的基本保證,是人們在數學活動中進行交流的基本思維品質。一般來說,主要可以分成三部分,分別是特殊演繹法、普遍歸納法以及類比法。(3)數學建模。數學模型構建了數學與外部世界的橋梁,是數學應用的重要形式。數學建模是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手段。其針對現實中遇到的各方面問題,對其采取抽象處理,以此將數據和模型結合在一起,從而能夠更為具象化地進行呈現,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理解。如此一來,數學解題的難度便會大幅度降低。通常來說,主要包括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問題分析、建立模型以及求解驗證,進而完成問題解答。(4)直觀想象。直觀想象是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手段,是探索和形成論證思路、進行邏輯推理、構建抽象結構的思維基礎。其通過圖形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問題的分析和處理。通常來說,人們在進行事物分析的時候,會了解其位置、形態以及運動層面的變化。而通過圖形的方式,能創設更具直觀效果的模型,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題目的解答。(5)數學運算。數學運算是數學活動的基本形式,也是演繹推理的一種形式,是得到數學結果的重要手段。數學運算是計算及解決問題的基礎。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就是要使學生提高數學運算能力;能有效借助運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能夠通過運算促進數學思維發展,養成程序化思考問題的習慣;形成一絲不茍、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6)數據分析。所謂數據分析,主要是指學生們在分析題目后會獲得大量的數據,通過應用統計學的基本原理完成數據的統計工作。通常來說,其過程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分別是數據收集、數據整理、信息提取、模型建立以及推斷總結。
數學學習屬于綜合性思維活動,需要進行觀察、試驗、猜測、驗證以及交流等,從而能夠對現有的數學資源進行處理,并做到深入挖掘,進而完成思想水平的提升。
(1)深入解讀教材。數學教材為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提供了基礎目標和相關內容,是教師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載體。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深入解讀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明確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教學中做到心中有數,游刃有余,才能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落到實處。(2)認真選擇案例。數學課程本身有著很強的抽象性,為了能夠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教師除了需要把握教材之外,還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們提供一些更具典型性的案例。一般來說,在進行案例選擇的時候,教師需要將學生們自身的學習狀況以及活動經驗考慮進來。無論是選擇案例、設置情境,還是拓展內容、資源利用,都需要將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全部揭示出來,促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提高理解效果。(3)積極應用信息技術。現如今,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完成對數據和圖形的分析,使抽象的教學內容直觀化、生動化和形象化,以加深學生們的理解和認知。例如,在進行“分數除以整數”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基于分數本身的意義制作課件,讓學生們通過觀察的方式,使其視覺感官和聽覺感官受到刺激,以此能夠深入把握分數除法和分數乘法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并將其相關算理全部解釋清楚,從而得出正確算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學活動的本質就是完成課程要求的基本目標。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通過單獨思考或合作交流的方式,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和理解。為此,教師需要更新教學觀念,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1)情境設置。良好的情境可以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促使其有效融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之中。良好情境的設置,單純針對內容層面來說,一方面需要起到敲門磚的效果,另一方面還需要將學生們的積極性全部調動起來。因此,在課堂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將其本身的導向性作用全部發揮出來。基于此,教師在實際選材以及方式呈現的時候,理應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確保能夠滿足其年齡特點以及認知特點,從而能夠設置出一種具有較高吸引力的教學情境。(2)自主探究。對于教學活動來說,學生們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依靠問題設計的方式,以學生為中心,開展一些具有較強開放性的活動,促使學生們能夠認真思考、自主探究。這樣,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得到提高,科學精神以及創新精神就會得到有效培養。(3)練習設計。課后練習可以促使學生們自覺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以此實現對知識的探究、理解以及鞏固。在對練習內容進行設計時,教師既要考慮教學目標,又要考慮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知識基礎。依靠練習,可以幫助學生們認識到自己當前學習存在的不足,從而體會知識的重點和差異,進而完成重點突破。(4)拓展延伸。所謂拓展延伸,主要是針對課堂知識本身,盡可能將其延伸到課堂教學之外,從而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對教學活動的一種補充,可以促使學生們更好地完成知識鞏固,提升思維能力,培養知識運用能力。因此,教師除了需要對教材予以充分尊重,還要以課堂為基礎進行拓展延伸,促使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有所關聯。
對于教學活動來說,教學評價尤為重要。教師需要對學生們在課堂中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以確保學生們了解到自身目前學習存在的不足,并盡可能嘗試在未來的學習中不斷改進和突破。在評價過程中,教師可將學生之間的互評引入進來,從而讓學生們了解彼此的學習情況,相互促進,取長補短。
綜上所述,數學是基礎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學生們學習數學并非僅僅是為了掌握知識以及解答題目,還要學會應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完成對現實問題的處理,提升自身的實踐水平。因此,教師要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設定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方法,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