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婧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義崗川小學,甘肅 通渭 743322)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有助于啟迪學生心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效利用語文教學資源,有針對性地進行情感教育。要注重拓展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語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為學生成長成才打下堅實基礎。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語文教學實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語文教學實施情感教育的意義、語文教學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三方面,對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進行探究。
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符合素質教育要求,能夠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在情感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使教學設計不僅能夠適合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還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在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同時,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
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教師要將情感教育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利用生活化案例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受思維水平和生活常識的限制,還不能夠很好地把握語文學習中的邏輯性問題。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引導的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學階段是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在情感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將來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能拓展學生思維空間。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思維品質。小學生的性格開朗,天真活潑,注意力不夠集中。情感教育能夠深入學生內心,觸動學生靈魂,提高學生的自律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多給予學生表揚和鼓勵,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心理品質。
小學是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在語文課文中,學生常常接觸到可以學習的榜樣,這能激起學生的情感認同,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情感教育非常重要,它會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文章內容。同時,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更是對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改變了語文只是教授書本知識的現(xiàn)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情感教育,不僅能促進語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還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中的情感教育是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每一篇課文,不但文質兼美,而且充滿情感、人文、德育等因素,充分利用其特點施教,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因此,教師要立足于語文學科本身的特點,在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實現(xiàn)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真正價值。教師要積極運用學科的情感注入,讓學生懂得語文學習的意義;依托教學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調動課堂的情感效應,讓學生理解語言的魅力。在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語文學習觀念,讓學生能夠對生活和學習都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需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愛護學生,耐心地輔導學生,讓學生感受到關愛,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投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教師要設置相應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在學生遇到困惑時,教師要給予學生細致耐心的引導,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探究,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師還可以利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情境中,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需要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增強師生情感互動。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投入,使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引導,進行積極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增強教學的實效性。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教師應使用生動幽默的語言調節(jié)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為學生營造高效、和諧、生動的學習氛圍。教師的教學語言應具有感染力,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感悟。此外,為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表演。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既能增強師生情感互動,又能有效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質。
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需要增強課堂互動,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情感體驗不僅是一個教學的內化過程,也是一個外化的過程。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引導的過程中,要充分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積極進行引導,提高學生的課堂融入性。教師要把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并且與學生積極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呼聲,從而根據學生的反饋來改進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情感投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增強課堂互動,提高課堂教學的和諧性和融洽性。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內心世界的情感波瀾,并讓學生從中受到感染,進而對學習投入更大的積極性。教師要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人格修養(yǎng)。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要充分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增強師生情感互動,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素質;要增強課堂互動,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提升學生的人格修養(yǎng),為學生成長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