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介紹了垃圾站轉運站生產工藝及污染產生情況,重點描述運行過程中惡臭氣體產生的來源、危害以及如何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并介紹了物理吸附法、化學洗滌法、燃燒法、生物處理法等幾種常見廢氣處理技術并加以比較,為未來垃圾轉運站廢氣有效處理提供理論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惡臭氣體;廢氣排放;處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X7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10-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10.054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ollution generation of the dumpster transfer station. It focuses on the source and harm of malodorous gas during operation and how to reduce the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t also introduces physical adsorption method, chemical washing method and combustion method. Several common waste gas treatment technologies, such as biological treatment methods, are compared and compar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effective treatment of waste gas from waste transfer station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alodorous gas; exhaust gas emiss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城市建設發展速度快,城市垃圾的消納處理矛盾也日益突出,垃圾轉運站的建設不僅有利于垃圾集中、統一、規范和無害化處理,也有利于改善環境臟、亂、差現狀,同時也滿足人們對生活環境水平的提高。垃圾轉運站的日常運行必定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主要的影響為垃圾產生的惡臭氣體。惡臭氣體主要包括氨、硫化氫和甲硫醇、三甲胺等脂肪族類物質,其成分較為復雜,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處理惡臭氣體,是每一個垃圾轉運站需要考慮的問題。
1 垃圾轉運站工藝分析
現大部分垃圾轉運站都是全自動化操作,主要使用上投料式轉運站方式,垃圾收集車輛到達轉運站后,將垃圾全部卸入投料坑中,在液壓裝置巨大的作用力下,將垃圾壓實,壓實后垃圾通過運輸車輛拉運到填埋廠進行填埋,或去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焚燒發電。垃圾轉運站可實現零散垃圾的收集,減小垃圾體積,有效降低運輸成本,是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的必不可少的設施。具體工藝見如下流程圖見圖1。
2 惡臭氣體的主要來源
我國的城市生活垃圾可以分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一些廢塑料、廢紙等可回收利用的廢物;有害垃圾主要是一些可能給人體或環境帶來潛在風險的垃圾,例如廢電池;廚余垃圾主要在家庭及飯店在做飯過程中產生的果皮、剩菜剩飯等。其中廚余垃圾是惡臭氣體產生的主要來源。廚余垃圾主要是由有機成份組成的,尤其在夏天,大量堆積的廚余垃圾在高溫作用下,經過發酵,CH4、H2S、NH4等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釋放出來,對周邊環境帶來污染,給人體帶來不適感。
影響廚余垃圾的發酵產生氣味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溫度、pH值等。不同季節溫度的變化是影響發酵的主要因素,夏天的氣味要比冬天的氣味重一些;不同地區飲食習慣不同,廚余垃圾的組成成份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不同的組成成份,廚余垃圾的pH值也是不同的,不同菌種都有適宜生長的pH環境,研究發現,當pH值控制在4.5~6.0之間時,主要發生的是乙酸性發酵,在這樣的環境下,廚余垃圾就會產生刺鼻的酸臭味,主要反應如下:
C6H12O6+2H2O→2CH3COOH+ 2CO2+4H2
3 惡臭氣體的危害
惡臭氣體揮發到車間空氣中,不僅會對車間操作工造成影響,還會對還對周圍的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德影響。惡臭會使人嗅覺上的感到不適,如長期處于惡臭污染環境中的會使人產生厭食、失眠、記憶力下降、惡心、心情煩躁等功能性疾病,嚴重會使內分泌系統的分泌功能紊亂,影響機體的代謝活動。高濃度惡臭物質的突然襲擊,有時會把人當場熏倒,造成事故。所以,垃圾中轉站的建設單位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減少刺激性氣體的排放,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降低不適感。
4 惡臭氣體治理技術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的惡臭治技術可分為三類:物理吸收法、化學除臭法、尾氣焚燒法。
4.1 物理吸收法
物理吸收法主要是采用活性炭、沸石等比表面積大的活性介質通過范德化力,將氣體分子吸附在多孔介質的表面,使惡臭物質由氣相轉移至固相,達到去除臭味的目的。該工藝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吸附效果好、不存在二次污染,對高濃度臭氣處理效率較低,適用于低濃度、低溫度的惡臭氣體,缺點是吸附介質只能一次性使用,無法再生,吸附完的介質大多采用焚燒的工藝進行處置。
4.2 化學除臭法
4.2.1 液體吸收法
化學吸收法是采用堿液、酸液等,將氣體中帶氣味的無機類物質通過洗滌的方式去除,吸收的主要是像NH3、H2S等具有酸堿性的氣體,其原理是酸堿中和反應,該方法適用于高濃度惡臭氣體,并能夠有針對性的處理某種惡臭氣體,技術比較成熟,弊端是對中性的有機成份不能起到很好的吸收效果,未端還需連接其他的治理設施。
4.2.2 光氧催化除臭法
UV光解除臭是在臭氧存在的環境下,采用特定波段的高能紫外線光束進行照射,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分解為CO2和H2O的過程。對氨、乙酸丁酯、三甲胺、二硫化碳、二甲二硫、甲硫氫、甲硫醇、甲硫醚、乙酸乙酯和苯乙烯、硫化物H2S,VOC類具有非常好的裂解效果。這種除臭方法具有效率高、無需填加吸附介質、去除種類多、設備占地面積小等優勢。
4.3 燃燒除臭法
燃燒除臭是最直接的除臭方法,廢氣收集后送入焚燒爐,將有機氣體通過焚燒的方式生成CO2和H2O后排放。該種除臭方法對有機成份具有很好的除臭效果,燃燒充分后對環境基本不會產生影響,對無機的H2S、NH4等需考慮廢氣中H2S、NH4所占比例,如果比例很高的話還需在末端連接脫硫脫氮設備。燃燒除臭法具有耗能高、運行費用大、設備占地面積大的特點。
5 降低惡臭廢氣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措施
(1)所有運輸生活垃圾的運輸車輛必須采用全封閉車輛,防止氣味的逸散,在車輛底部安裝滲瀝液收集槽,以防運輸過程中廚余垃圾中的液體灑落到道路上,影響周邊環境。
(2)生活垃圾轉運站需建設全封閉車間,設置廢氣收集系統,收集后廢氣導入廢氣處置設施。在垃圾車輛入口處設置吹風設置,保持車間的負壓狀態,防止車間內臭氣向外部擴散。
6 結語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惡臭處理問題比較突出,臭氣成份復雜,處理過程不光要考慮處理的有效性,還需考慮設備成本、運行成本等因素。目前,城市生活空間越來越小,設備的占地面積也成為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要盡量在占地空間最小的前提下實現最大的處置效果。總之,垃圾轉運站廢氣治理設施的選取需要因地制宜、綜合考慮。
參考文獻
[1]李夏,張益.大型城市生活垃圾中轉站的環保除臭措施[J].環境衛生工程,2005,13(6):12.
[2]呂永,鄭曼英,葉曉玫.垃圾轉運站惡臭污染物研究[J].環境衛生工程,2007,15(6):12.
[3]孟霞.重慶主城區垃圾轉運站現狀及對策[J].環境工程,2009(23):421-424.
[4]蔣向陽.本溪市垃圾轉運站發展的實踐與探討[J].環境衛生工程.
收稿日期:2019-09-17
作者簡介:李竹青,女,漢族,專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影響評價及環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