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現階段發展中,空氣污染問題愈發嚴重,不僅影響到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而且成為了影響地區發展的重大環境問題。為了更好的地優化空氣環境、解決空氣問題,做好空氣質量監測評價成為了一項重點工作,能夠為環保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在本文中,將就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與評價存在的問題進行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評價;問題
中圖分類號:X8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10-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10.074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problem of air pollu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 physical health of local residents, but also becomes a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In order to better optimize the air environment and solve air problems, ai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has become a key task and can provide important data support for the formul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In this paper, some research will be conducted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ambient air quality.
Key words: Ambient air; Quality monitoring; Evaluation; Problem
在我國空氣污染情況愈發嚴重的今天,對于空氣的監測工作也具有了新的要求。在新的監測工作背景下,做好環境監測要結合空氣情況針對性制定評價方法,通過方案的優化保障空氣監測的準確性,為我國空氣環境質量的改善優化做出重要的保障。
1 監測評價存在問題
第一,監測因子問題。目前,我國已經建設了較完善的常規污染物監測體系,能夠對空氣質量狀態進行較好的表征。但對于這部分監測項目來說,主要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TSP以及可吸入顆粒物,并不能夠對大氣復合污染狀況進行體現,缺少臭氧以及細離子等區域特征污染物因子。第二,評價方法問題。目前,我國的空氣污染問題逐漸向著復合型的方向發展,在新的污染背景下,需要積極調整對應的空氣質量評價方式。同時,在現有的評價方法中,并沒有對細離子相關污染問題進行考慮,無法對霾天氣等污染情況進行準確反映,因此出現公眾感受同實際評價結果存在不一致的情況。第三,監測網絡問題。雖然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空氣質量監測網絡,但在之前工作中,主要的監測目標是城市空氣質量,城市建成區是主要的監測范圍,對于農村區域的監測覆蓋范圍還存在不足[1]。
2 監測評價優化措施
2.1 拓寬監測范圍
現今空氣環境質量工作的目標即是對區域當中整體的空氣質量進行改善,以此實現空氣質量水平提升。因此,首先需要做好監測網絡范圍的拓寬,不僅能夠涵蓋城市建成區,對于農村地區以及城市的近郊地區也需要充分涵蓋,保證能夠充分體現區域整體空氣質量。在此基礎上,在建立區域監測網絡時,要對城市區域當中已經存在的監測點位進行利用,在農村以及近郊區域做好監控點位的增設。對于已經存在的城市監測點位,要將其直接納入到區域監測網絡當中,同時根據監測規范要求及時進行調整,更好地開展質量評價。同時,需要在相關區域的輸送通道上做好監控點設置,以此評價空氣質量以及輸送情況。在此過程當中,做好監控點的選擇十分關鍵,在重點區域中,要做好監控點位數量控制,避免出現過少或者過多的情況。點位距離方面,也需要結合實際滿足距離要求,做好區域輸送通道的兼顧。在點位選取中,還需要考慮的因素有當地地形地貌、人口分布、氣象因素以及污染源分布等因素[2]。
2.2 增加監測因子
高濃度細離子是導致霧霾天氣發生的重要原因。同時,細離子作為固相載體,也能夠對空氣當中存在的很多有毒有害物質進行吸附,因此對人體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在近地面位置,臭氧是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在光合反應后形成的產物,其所具有的氧化能力將直接傷害到植被與人體[3]。同時,其具有廣泛的反應前體物來源,也成為了重要的區域性污染物。在實際監測工作開展中,要想更好體現區域污染特征,在監測指標方面,則需要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增加,至少要包括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以及可吸入顆粒物這幾項因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需要進一步做好空氣能見度以及揮發性有機物的檢測。對于臭氧、一氧化碳以及細離子來說,可以按照逐步、分段的方式進行。
2.3 拓寬監測手段
對于區域監測這項工作來說,需要能夠對區域污染特點進行準確的捕捉。同局部污染不同,區域污染同區域尺度上的二次污染具有直接的聯系,在光化學反應前體物以及直接排放源方面,不僅具有局部地區的污染源,也具有區域外地區的輸送影響。對于輸送情況,可以通過移動式監測設備的應用進行處理,如立體斷面通量監測即是較好的一種方式,能同時將移動設備同區域點位監控設備進行結合性應用,對輸送斷面上污染物分布進行定期的考察。在此基礎上,也可以在區域中建立空氣質量監測站,該監測站具有齊全的監測項目,在監測能力以及監測手段方面具有較好的表現,能夠對復雜空氣污染的變化規律以及變化過程進行反映。在位置選擇方面,需要在內部復合污染特征明顯區域設置,保證同監控點位相互呼應。同時,在監測站中配備風廓線雷達、在線離子色譜、揮發性有機物監測儀、顆粒物粒徑譜儀燈等設備,使其在監測相關因子的同時也能夠進行二次污染解析,能夠較好地分析嚴重污染天氣源,這也將為污染防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此外,也可以應用衛星遙感監測相關技術,進一步實現區域空氣質量監測能力的提升,在結合點線面的基礎上實現全方位立體監測體系的建立,實現天地一體化空氣質量監測系統構建,獲得更好的空氣質量監測水平[4]。
參考文獻
[1]李國剛,趙岑,陳傳忠.環境監測市場化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環境監測,2014(03).
[2]王秀琴,陳傳忠,趙岑.關于加強環境監測頂層設計的思考[J].中國環境監測,2014(01).
[3]孟曉艷,王帥,王瑞斌,杜麗,丁俊男.環境空氣質量評價的思考及建議[J].環境科技,2013(02).
[4]楊舉華,董媛媛.室內空氣質量評價方法探討——以青島市為例[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04).
收稿日期:2019-05-23
作者簡介:張丹(1989-),女,漢族,大專,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