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小燕?甘松
【摘要】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對當前的語文教學具有積極啟示作用。本文認為,從語文教學的角度來看,創造教育目標在培養創新能力,核心在培養創新思維,關鍵在改進當前思維訓練的方式,并以《皇帝的新裝》為例,進行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探討,以期對語文教學有所啟示。
【關鍵詞】陶行知;創造教育;思維訓練;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創造教育,即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育,是把創新學、發明學、教育學、心理學等有關學科的一般原理有機綜合起來,通過教育、教學等途徑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思維,提高受教育者創新能力的教育?!碑斍?,創新教育不斷發展,進一步加強學生創新的思維與能力,提升教師的創造教育能力,已成為中學語文教學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也是新課改對中學語文教師提出的時代要求。
一、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教育”
(一)營造平等開放的氛圍
“成為孩子的一員,認識孩子的力量”是陶行知提出的教育者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務。他認為“中國的小孩,是在苦海中成長。我們應該把兒童苦海創造成一個兒童樂園”,號召“成人加入小孩子的隊伍里去,陪著小孩子一起創造”。這種“加入”“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真誠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條戰線上”。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是在倡導平等、民主的新師生觀。教師要相信孩子具有創造性的內在潛能,尊重孩子不同的內心世界,放心交給孩子一個廣闊的平臺,這不僅是對學生的尊重,更是實施創造教育的前提。營造平等開放的氛圍能夠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產生信心,對課堂產生興趣,必能激發其創造性思維。
(二)解放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創造力
認識到兒童具有創造力,并將兒童潛在的創造性思維解放出來,是陶行知創造教育理論的重要內核。陶行知認為,培養創新思維,就必須對中小學簡單知識的灌輸、模仿和說教等泯滅學生天生創造性的教學方式進行反省和改進。對此,他明確提出“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的“六大解放”主張。雖然“六大解放”是針對當時傳統教育的弊端而提出,但對當前語文教學仍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通過解放學生的頭腦、雙手、嘴、空間、時間,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創造教育”對中學語文教學的啟示
(一)平等開放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創造力的基本前提
根據陶行知“創造教育”理論,平等開放的課堂氛圍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影響重大,在教學中既要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也要以學生為中心建構學習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需要意識到,傳統課堂中教師處于絕對權威,而學生被迫處于絕對服從的狀況仍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建立師生和睦平等的關系,改變傳統課堂教師絕對權威的狀況,營造良好的創造氛圍是創新能力培養的必要環境和基本前提。
(二)發揮學生課堂主動性,解放創造性思維
一個合格的教師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我們知道,傳統教育是教師講,學生聽,講臺為教師獨有,學生只是一個被動的“容器”,二者處于一種相互對立的主客體關系。陶行知先生對此做出了尖銳的批判,并提出了“勞力上勞心”“教學做合一”等一系列主張。受到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啟發,針對當前教師課堂操控性強的現狀,教師需要做如下兩點思考:一是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二是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為根本出發點。
(三)“小先生”式組合訓練,發展創造性思維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20世紀20—30年代倡導的教育理念,是指人人都要將自己認識的字和學到的文化隨時教給別人。而“小先生制”是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手段,創新思維的訓練不是教學生“創新”,教的是“如何創新”。根據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而提出的“一對一”教學設想,可以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斷向前發展。
三、創新思維與《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
(一)“一對一”組合,創新教學方式
“小先生制”實踐的重要原則是陶行知先生“即知即傳,自覺覺人”的教育理念,“一對一”組合的教學設想正是來源于此。組合訓練即分組競賽學習模式,是通過一個優生幫助一個后進生,以組隊的方式進行學習。“思維”在碰撞中才能擦出火花,組合訓練模式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潛在的創造性思維。此模式所體現的教學特點是“在教中學”,在優生幫助后進生學習的過程中,既可以使優生鞏固所學知識點,還可以改善后進生的學習狀況。通過此模式的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本文的理解,達到互教互學的效果。
(二)深度對話,創新教學內容
師、生、文本三者間的深度對話是影響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預設多、生成少,對問題的解決很少向深層次思維邁進等現狀的有效手段。深度對話的前提是教師與文本的深度對話;進行深度對話的關鍵是將解讀的成果設計成階梯性的問題(有價值的追問);重點是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獨立思考,進行“一對一”組合學習,是生本對話、生生對話的過程。對此,筆者對《皇帝的新裝》進行了如下設計:(1)你們覺得這篇童話故事中哪種寫作手法用得最好?并說明理由。設計理由:引導學生體會童話中極度夸張的手法,并明了此手法在這篇童話中的重要作用。(2)本篇童話中的夸張與李白古詩中的夸張有什么不同?設計理由:引導學生把握童話與古詩中夸張手法的不同,明白幻想和想象是童話的代表性特征,進而理解童話和現實的區別。(3)查找資料,自學《高僧傳 卷二·晉長安鳩摩羅什》(節選片段《狂人之細布》),與《皇帝的新裝》進行比較,同中求異。設計理由:《高僧傳》是由南朝梁僧人慧皎撰寫,同樣以“騙”貫穿全文。這兩篇類似的故事有怎樣的異同點?共同之處又說明了什么呢?這種比較閱讀的學習方式極易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從中獲得新知。
(三)“頭腦風暴”式探討,創新評價形式
“頭腦風暴”式教學評價是在陶行知“六大解放”理論基礎上提出來的。在《皇帝的新裝》教學中,經過“一對一”組合學習之后,請學生上臺匯報學習成果,對于意見相左的現象進行“頭腦風暴”式探討。就以上設計的三大問題而言,學生會對問題產生不同的想法,因為這一問題的解答域大,思維角度廣,容易產生不同的解讀。針對不同的意見,將班級學生劃分為不同“陣營”。討論之后,依次上臺匯報,后者則對前者的設想進行逐一質疑,讓學生評價各自的答案,師生一起找到最具說服力的想法。
四、結語
在我國蓬勃發展的素質教育,重點是革除傳統教育的弊端,加大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力度。創新意識的培養是現代語文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師必須遵循時代要求,著力提升自身的創造教育能力,抓緊創新思維這個核心,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為引領,努力構建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著力改進思維訓練方式,將學生的手和腦全力解放,將語文課堂打造成一個能夠切實培養創新能力的平臺。
參考文獻
[1]楊雁斌.創新思維法[M].上海: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8.
附? ? 注
合肥師范學院2019年度研究生創新基金(名稱:初中語文新聞單元的教學策略研究。編號:2019yjs051)。
作者簡介:洪小燕,女,1996年生,安徽宣城人,合肥師范學院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研究;甘松,1979年生,湖北公安人,合肥師范學院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文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古代文學與語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