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要】“讀寫結合”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語文教學模式,正確理解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系并將它們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是語文教師必做的事情。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情感體驗和表達能力,使得在閱讀中學會寫作,在寫作中學會閱讀。
【關鍵詞】語文教學;小學中高年級;“讀寫結合”式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漢語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也在擴大,地位不斷在提升,世界很多其他地方甚至引起了一股“漢語熱”。而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在中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占據更為重要的位置。語文是一門從小就要開始學習的學科,它會影響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對世界、人生的一些看法觀點,對學生的綜合發展也是有著重要作用的。因此,轉變語文教學觀念,提高語文教學課堂的有效性是必要的。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是在教學過程中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然后一起進行教學的新方式,這樣能夠使得學生將閱讀學到的東西與寫作學到的東西相結合,互相運用,達到一種學習遷移的效果,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一、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堂上“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存在的現狀
在新課標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統一編制的教材也越來越突出個性化,更為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運用和全面發展,因此,各個年級的語文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將語文教學內容中的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都是將閱讀和寫作分開教學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不能了解到兩者的內在聯系,更不用說將兩種教學內容中學到的東西融會貫通了。很多學生從小學便接受著這種教學形式,導致小學生形成重閱讀輕寫作或者是重寫作輕閱讀的現象,對中高年級的語文學習也是不利的。而且很多語文教師在教學生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更多的是教會學生寫作和閱讀答題的技巧和統一的模板,使得學生能夠在考試中取得高分,但是忽略了對學生情感體驗的培養和寫作實踐的訓練,使得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都不能夠得到發展的機會,對學生整體語文素養的培養是不利的。
二、小學中高年級實行“讀寫結合”式語文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教師進行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時候只注重教授學生模板和技巧,對學生來說是枯燥無味的。而且一些古文閱讀等課內有的文章,教師也會通過要求學生背誦來提高他們對文章的認識,以此來提高他們閱讀的分數,這種教學情況下的學生往往會有抗拒心理,甚至對語文閱讀或者是語文產生厭煩,不利于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采取“讀寫結合”的模式可以讓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的時候結合自己寫作的情感抒發來體驗作者的情感,并從作者寫作的內容和角度等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了解到語言是一種傳遞思想、情感的工具,使得學生能夠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改善課堂教學的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教會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僅注重理解文章的內容,還要體驗作者表達的情感以及表達情感的方式,從而獲得一定的寫作能力,因此在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課堂上最好不要將閱讀和寫作分開來進行教學,而是要使學生能夠理解到閱讀和寫作之間的共通之處,并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表達能力和積累較好的語言素材,實現寫作與閱讀的相結合,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課堂的質量和有效性。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新課標改革要求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綜合能力。在考查學生語文能力的時候,不應該只是看學生的閱讀能力或是寫作能力,應該考查學生的融會貫通能力,看學生能否將寫作與閱讀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只有學生做到這一點,才能夠使自身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提高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同時學生也可以將這種能力運用在別的學習方面,達到提高整體綜合能力的目的。
三、小學中高年級實行“讀寫結合”式語文教學的措施
(一)采用角色扮演提高學生的興趣
在小學中高年級的閱讀課程中,小說和記敘文還是占據比較大的比重的,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進行自由閱讀以后,組隊進行角色扮演,使得學生提高自身對課堂的興趣,參與到語文課堂中來。學生通過模仿文中人物的表情、動作和語言,在扮演中體驗人物的感情和立場,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進行《西游記》的課外閱讀指導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角色,并準備一些簡單的道具,使學生能夠如臨其境,讓學生在扮演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和尚、觀音菩薩等角色的過程中更好地體驗作品中人物的內心感受和作品描繪的世界。由于《西游記》屬于小說,所描繪的世界與現實世界有所不同,因此角色扮演能夠讓學生更接近原著中的世界,了解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嘗試著推測人物做出行為時的心理狀態,通過這種輕松愉快的方式提高學生課堂的積極性。而且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其他學生也可以在觀察的過程中學會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描寫,與文章中的描寫結合起來,以此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二)利用多媒體,促進閱讀和寫作的結合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經是現在語文課堂中的教學常態,通過圖像音頻為學生帶來更多的畫面、場景展示能夠促使學生閱讀作品時更為深刻地理解。在指導古詩鑒賞的課堂上,例如《望廬山瀑布》,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音頻等讓學生體驗古詩描寫瀑布的那種壯觀,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介紹廬山,介紹廬山的瀑布、全景、相關傳說等等各種方面,讓學生在學習這首古詩以后,試著對廬山進行一種片段描寫,使得學生能夠學會在閱讀的過程中去挖掘作品背后的內容,而且在此過程中能更好地理解古詩表達的情感,使學生對古詩、古文不會再產生厭煩的感覺。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寫作要求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但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學生較難進行沒有基本框架的想象,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故事情節留有空白的閱讀篇目,在學生進行閱讀后,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擴寫或者續寫故事。例如在學生閱讀了《神筆馬良》以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皇帝死了以后,馬良究竟去了哪里,又會發生什么故事,讓學生在原有故事情節和人物的基礎上續寫故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教授學生閱讀成語故事的時候也可以讓他們對成語故事進行擴寫,比如對《濫竽充數》的故事進行擴寫,保留原有的人物和情節,但是要求學生將人物刻畫得更清楚一些,但要在不改變原有人物形象的基礎上,在這種訓練下,學生也能夠更容易地理解成語故事的寓意。
“讀寫結合”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語文教學模式,正確理解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系并將它們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是語文教師必做的事情。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情感體驗和表達能力,使得在閱讀中學會寫作,在寫作中學會閱讀。
參考文獻
[1]譚海霞.“讀寫結合”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7(4).
[2]申馨. 探究小學中高年級“讀寫結合”式語文教學實踐研究[J].好家長,20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