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婕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 會計與審計專業? 調查研究
從近幾年的就業資料中可以看出,我國人口數量龐大、勞動力資源占人口比重的近2/3,勞動人口多、容易出現勞動市場供過于求的現象。雖然近些年我國企業不斷發展,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但他們所能提供的崗位遠遠不能滿足大學生的就業需要。企業崗位需要的人才逐漸向高素質人才轉變,然而大多數畢業生往往不能夠勝任此類高端工作。大多數大學畢業生能力平平,只能去競爭基礎的工作崗位。大量的畢業生去爭取同一個崗位,必定會產生激烈的競爭,就業難度也隨之增大。比如會計與審計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他們應聘進企業后,要能夠處理企業繁雜的經濟業務往來,熟練地處理會計賬務,同時還要具備會計與審計專業最重要的職業道德,這些能力對于初出茅廬的大學生來說都是比較難達到的。大學畢業生的能力不能很好地滿足企業需求,這是現今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以某大學今年的畢業班為例,會計與審計專業大學畢業生人數在兩百人左右,通過發放調查問卷,收到了有效的調查問卷160份,有1/3是男生、2/3是女生。其中對于畢業后的工作方向,有20%的人希望到政府部門工作;希望去事業單位的人占30%;希望進入企業的人占40%;剩下10%的人暫無明顯的就業傾向。對于想進企業的同學來說,有很大一部分同學希望能在外企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但外企一般對大學生沒有很大的需求,即使要招大學生,也希望能招到專業能力強,學歷高的畢業生。這類現象也提醒我們,不必非要進外企工作去和幾百人的人競爭同一個崗位,可以留意別的類型企業。就好比國內的中小型企業,一般這類企業在招聘時需要大量的畢業生,而且對大學生的能力要求不是特別高,但是很多畢業生總認為在外企能得到更好的鍛煉,中小企業能為他們提供的平臺有限。其實不然,在這類企業工作同樣能學到很多東西,只要同學肯努力將所學運用到工作中,奮力拼搏也能夠獲得很好的發展空間,等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之后,再選擇其他實力強的企業也未嘗不可。
(一)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專業能力
大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學習好專業能力,本身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個人能力是今后就業的主要資本。分析近年來就業困難的原因,也可以看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學畢業生的工作能力與企業的需求不相符,不能很好地滿足企業崗位所需能力。所以在大學階段,大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把專業能力搞扎實。大學校園也有很多比賽和生動,學生也可以多參加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提高個人綜合素質。
(二)關注就業信息
很多就業崗位都是要學生自己去發現的,學校能提供的信息有限,還是需要自己尋找。有些同學畢業以后想回家鄉工作,這就需要同學多關注家鄉企業的就業信息。有些同學想考公務員,也需要自己關注應聘條件、考試資格等。
(三)做好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
很多同學對自身職業發展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規劃,在找工作時盲目,沒有針對性。很多同學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個待遇好,輕松的工作,但與實際不相符,所以在找工作時屢屢碰壁,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同學沒有做好清晰的職業規劃。在大學期間,應該先分析一下自己現有的水平能找到一個什么樣的工作,等自己有一定的工作資歷之后,是繼續升職還是尋求別的工作;還有工作性質、工作類型,這些都需要大學生早早做好規劃,才能在找工作時比較輕松。
參考文獻
[1]沈琪紅.淺析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J].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14(2).
[2]張東廷.審計學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芻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19):138-139.
[3]路春城,武嘉盟.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實踐能力培養研究——以山東財經大學稅收學專業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8,(10):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