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當前社會經濟實力與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網絡發展背景下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都有較為顯著的提升。為此,教育部門就開始對我國高中生漢語言文學方面的素質予以重視,并在順應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下實現有效的教育教學改革措施,進而加強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同時,對我國當前教育事業的發展與轉型做出積極的貢獻。本文主要以高中生的角度分析當前時代下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和創新趨勢的重要影響,并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以期待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學者的后續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新時代;網絡語言;高中生;漢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H12 【文獻標識碼】A
網絡語言是當前互聯網發展過程中一種嶄新的語言形式,其受眾主體一般為廣大網民,是人們在網絡交流與溝通過程中為了準確表達自身想法和情感,加強交流效果而對語言進行的適當改變。其從本質上來講,屬于當前時代發展背景下的一種新興事物,并在網絡媒體的傳播下得以逐漸流行。當前,網絡語言已經逐漸開始使用到日常交際的過程中,并形成了一種屬于自身的獨特文化現象與形式,這對于我國漢語言文化的發展來說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和影響。
一、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
(一)消極影響
網絡語言的出現使得語言文字逐漸具有自身的生命力和價值,但是在逐漸發展的過程中也必不可少地會出現部分消極的因素與影響效果。網絡語言的出現主要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對自身內心情感和想法進行表達,并加強語言交流過程中的趣味性體現,因此網絡語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規范性。而對于部分網絡語言來說,其為了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并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漸流行,會改變傳統的語言使用規范和標準,并故意使用同音字、同義字以及錯別字等對漢語言文化產生了一定的誤導。由于網絡語言的主要受眾者是青少年,其對于此類語言使用的錯誤方式也會產生一定的興趣,這對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與讀寫能力的培養來說具有一定的消極影響。
(二)積極影響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與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普及,網絡語言在當前信息時代發展下逐漸受到了人們的認可。從文字本身來看,網絡語言能夠較為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人們內心的實際想法,并通過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加強了漢語言文字的發展和創新。同時,網絡語言的表現形式較為豐富,在不同文字和符號的基礎上進行有效融合,也能夠讓傳統的詞匯被賦予嶄新的生命力體現。漢語言文學教育中也慢慢引入了網絡語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網絡語言,豐富了教學形式,同時也體現了社會深意,讓漢語言文學更為多樣和生動。
二、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意義
(一)促進漢語言文學表達形式的多樣化
網絡語言更多的是對當前語言形式實現的改革和創新,其最為重要的特點就是實現了網絡文學和傳統語言形式的充分融合。由于網絡語言本身就具有流傳性較廣的特點,在當前教育階段已經變得較為流行。漢語言就是在語言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吸收部分優秀的語言形式,在此基礎上實現創新和完善,進而實現漢語言文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效果,并促進其最終表現意義和文學價值的體現。在網絡語言中還會相應地融入英文、數學以及圖像等表達形式,只要在此基礎上對網絡語言進行正確地引導,就能夠體現出語言在時代發展下的重要意義與價值,也能夠有效促進漢語言表達形式的多樣化發展與完善。
(二)推動漢語言文學產業化發展
在信息時代下,網絡語言的出現對于漢語言文學來說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但是這也是未來漢語言發展的契機之一。在當前的新發展時代下,要能夠及時做好漢語言文學的未來發展規劃,確定其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根據當前語言文化產業的發展趨勢來進行各項工作的規劃與方案制定。在此過程中,針對漢語言文學的未來發展目標進行整體性的界定,通過這種形式,就能夠有效加強漢語言文學在人們生活中的具體地位,加強漢語言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效果,在深入了解和認識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學習與研究,以此來制定出各種有效措施,積極預防即將到來的各種挑戰。
三、應對網絡語言消極影響的有效措施
(一)規范漢語言文學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和逐漸應用,大眾媒體也開始接受并對網絡語言進行有效的傳播。網絡語言的發展與社會之間的關聯性也開始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網絡語言能夠通過輕松搞笑的語言交流形式,讓人們將自身的情感內容進行表達,并對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起到了極好的促進效果,這也是網絡語言飛速發展的一個契機。因此,在日常生活的過程中,對于網絡語言來說人們要具有一個較為明確的認知,充分了解網絡語言對于人們生活的正負兩面性,并對其加以區分和辨別。有效利用網絡語言優勢的同時,摒棄其不良影響對青少年的危害。
(二)漢語言文學對網絡語言的促進
網絡語言在發展和傳播的過程中對于漢語言文化具有不同性質的影響效果。其能夠更加真實地表達出人們自身的生活需要與情感內容,使得語言交流的過程變得更加生動具體。這就需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對網絡語言形式具有較為全面的認知,對其優秀部分進行創新和學習,并加以融合發展,更好地體現出語言文化在當前發展過程中的魅力體現。與此同時,還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對語言的產業化概念進行完善,產業化是實現語言長久發展和深化沉淀的重要方式,對于語言文化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效果。文化要想實現良好的發展,就需要從本質上提升自身的影響力。當前在我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對于文化產業較為重視,為了能夠加強語言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就需要根據我國發展國情制定出相應的語言發展策略,以此來突出我國的國際形象,突出國際地位。
(三)漢語言文學的國際化發展
要想促進漢語言文化在國際發展中的地位,就需要相關學者和工作人員能夠結合漢語言自身的特點,根據當前中國的基本國情和國際地位制定出符合實際的發展規劃,并提升我國語言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地位,使得更多的人能夠接受中文,并自行進行傳播與發展。中國文化是我國對外開放的主要形式之一,要想通過中國文化打開世界的大門,就需要在語言傳播的基礎上加強文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是我國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形式,是民族文化優勢性的具體體現。
例如,中國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對于“龍”都有著獨特的喜愛之情,我們自稱為“龍的傳人”。在中國人的心中,龍代表著權威和身份,但是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西方人認為龍是野獸,是兇狠、邪惡的象征。這種文化差異會使得語言傳播過程受到一定的阻礙,因此需要加強不同文化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來消除誤解,讓人們對于民族文化和語言具有更加客觀的認知。
四、結語
在當前信息時代的發展下,網絡語言對于漢語言文學雖然具有較好的促進效果,但從本質上來看還存在一定的消極影響,網絡語言不僅能夠增強漢語言的表達形式,對于提升個人綜合素質水平與各方面能力來說也具有良好的促進效果。因此,在網絡語言的傳播和發展過程中,我們要正確地認識到網絡語言本身的魅力所在,充分發揮網絡語言的優勢性特點,以此來為漢語言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珺.論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2017(5).
[2]戈雙峰.探析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及意義[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0).
[3]張家華.論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14(31).
[4]張誠.淺談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9).
作者簡介:郭二燦,1983年生,河南省新鄭人,本科學歷,助教,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