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短期內中國面臨諸多挑戰,但從中長期來看,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值得投資的地方,機會仍然很多。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來自內外部的諸多挑戰,需要在穩增長和調結構中進行平衡;但長期來看,增長潛力仍然較大。如果按照當前增速(中國6%、美國2%)粗略計算,到2029年,中國按照匯率計算的經濟總量會超過美國,也就是在10年后成為世界第一。如果說過去四十年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那么未來四十年可能依然如此。這是因為中國存在很多“不變量”,基本面基礎較為堅實,未來增長潛力巨大。
一是體量巨大,從規模上看有明顯的巨國優勢。體量巨大是中國市場最鮮明的特點,蘊藏著巨量投資機會。首先,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市場,而且很有可能是史無前例的統一大市場。其次,中國擁有14億人口,超過3億新中產,均位居世界第一。此外,中國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差距已經縮小到1/3,不少地方“富可敵國”。廣東相當于西班牙,江蘇相當于墨西哥,山東相當于印度尼西亞,北京相當于阿聯酋。這也是不少中國的年輕企業家能在3年之內創造出“獨角獸”企業的重要原因。抖音可以在不到2年時間成為全球下載量最大的APP,也正是得益于中國人口基數大。
二是發展不均衡,從結構上看有潛在的增長機會。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大問題是不均衡,存在明顯的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但這也從側面表明,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存在很多結構性機會。首先,當前中國人均GDP約9500美元,不到1萬美元,尚處于中等收入水平,距離世界銀行規定的人均GDP1.2萬美元的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還有一定的距離,而國內“史詩級”的消費升級也正在進行中。其次,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當前稅前月薪在8000元以上的群體在整個城鎮居民當中所占的比例不到20%,表明中國的人均收入水平仍相對較低,且分化明顯。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經濟還有很大的潛力和提升空間。此外,從名義城鎮化率和實際城鎮化率差值的角度看,2018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37%,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至少還有2億人尚無實現真正的城鎮化。這將是未來城鎮化的一大看點。2019年,發改委出臺了一個重要的城鎮化文件,一改前期對大城市“嚴格控制”的提法,首次提出超大城市“大幅增加落戶規?!?。這標志著城鎮化思路發生了方向性變化,肯定了大城市化的集聚效應,會引導更多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對城鎮化而言是一個“大禮包”。
三是存在亟待被打通和被喚醒的“沉默市場”。中國存在很多 “沉默市場”,如果能夠打通這些沉默的下沉市場,則潛力無窮。小鎮青年就是典型的代表。目前一、二線城市的青年人只有6800萬人,但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的小鎮青年卻有2.27億人,是巨量尚未被市場充分發掘的價值洼地。數據顯示,BAT (百度、阿里、騰訊)和“頭條系”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不足20%,意味著有近6億人的下沉市場的消費需求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焓帧⑵炊喽?、趣頭條“下沉市場三巨頭”的崛起不是偶然的,因為它們切實滿足了用戶需求。此外,從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累計人數占全國總人口數量的比例不到4%,普通本??迫藬嫡嫉娇側丝跀盗康牟坏?%。這使得近幾年知識付費產品大行其道,強烈的求知欲催生了接近500億元規模的巨量市場。例如,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舉辦了三屆123知識狂歡節,其銷售額可謂呈幾何倍數增長:首屆只有5088萬元、第二屆為1.96億元、第三屆高達4.35億元。從這個角度看,人口紅利,特別是人口質量紅利釋放的潛力仍然非常大。
整體上看,中國經濟在短期仍面臨諸多挑戰,但與此前不同的是,隨著經濟發展進入平臺期,市場化競爭下的優勝劣汰將進一步加劇,存量經濟時代已經到來。與過去40年相比,似乎很多該做的產業都做完了,該積累的財富也都積累完了,每個賽道都很擁擠,整體環境也在發生分化與折疊;但從中長期看,與其他的經濟體相比,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值得投資的地方,機會仍然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