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羽靜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院,臺州 318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科學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發展速度突飛猛進,因此教育信息化也走進了校園。合理科學地在校園內開展信息化教學,不但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而且會促進教育向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目前我國信息化教學質量評價工作仍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因此信息化教學質量評價對于教育研究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信息化教學是現代化教學的一種表現形式,由于它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所以我們通常稱之為“信息化教學”。
筆者認為,所謂的現代化教學,是指教師與學生們,利用現代化的工具,獲取學習資源與方法的雙邊教學。
在教學層面:
1.將教學理念進行了革新:使教學的主體從教師變成了學生,使教學的工具從傳統的教學媒體變成了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教學。
2.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
通過網絡教育平臺、數字化圖書館等多種網絡手段,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享。
3.使教學過程更具個性化
教師可以通過了解學生的特點、學習方式等調節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從而實現個性化教學。
4.全面的教學評價
不在單一的以學生們的成績作為評價教師的標準,而是將教學過程、自我點評、績效等等列為評價的標準之中。
在技術層面:
1.教學手段現代化
將傳統的教學方式轉化為以科學技術、網絡技術為主的教學方式。
2.教學系統智能化
智能教學系統、智能導師系統等等不斷應用于日常的教學中。
3.教學環境虛擬化
教學的環境不再受空間的限制,虛擬課堂、虛擬實驗室、虛擬圖書館等豐富了學生們的學習環境。
4.教學管理自動化
教學管理自動化系統的產生,實現了全方位的教學管理自動化。
通過對信息化教學質量的評價,可以診斷出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隨之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到出現問題的原因,對問題進行糾正與改進,從而起到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在對信息化教學質量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其作用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
所謂的教學反饋是指,在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管理者、教師、學生都可以根據信息化教學的評價結果,對自身的行為作出一定的調整,從而起到提升教學質量的作用。教學反饋對于學生和教師而言,代表不同的含義,對于教師而言,可以很根據教學質量評價,依照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方法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而言,可以對其本身的學習情況起到反饋與指導的作用。總體來說,通過教學評價提供的反饋信息,可以使師生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促進所規定的教學目標的實現,積累資料以便提供關于如何才能更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和修改教學目標本身的依據。
所謂的管理功能是指,通過對信息化教學的質量進行評價,可以發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以及優秀的部分。也能夠對教師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們的學習效果進行總結,是判斷信息化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同時信息化教學的管理者可以根據信息化教學質量評價的結果來監控信息化教學的開展情況,并以此為依據對教師的評級、績效等進行管理,也可以以此為依據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學位授予情況進行管理。
所謂的強化提升功能是指,通過對信息化教學進行質量評價,可以為院校的辦學、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提供借鑒,從而起到提升教學質量的作用。科學合理地對信息化教學進行質量評價,可以幫助信息化教學的管理者發現教學中的問題,明確問題的原因,以便更好地開展信息化教學。教師也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質量評價認識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錯誤,以便及時地更正自己的錯誤,更好地教學。同時,學生們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質量評價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的錯誤,以便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學習效果。
所謂導向功能是指,高校信息化教學質量的評價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著信息化教學的開展的方向,比如在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方法上。信息化教學質量評價較傳統的教學質量評價而言更加準確,因此可以避免因為評價失誤而對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
經過多年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評價對試驗結果的成功與否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教學質量評價可以檢驗信息化教學的成敗與否,其可以對信息化教學過程中的指導思想、教學資源、以及教學技術手段等做出系統地準確地分析。因此,信息化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資源的選擇、教師教學能力的調查、學生學習能力的調查都需要信息化教學質量評價的給與一定的支持。信息化教學質量評價已經成為教育科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
毫無疑問,信息化教學質量評價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是信息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信息化教學評價其自身的質量密切關系到信息化教學的成敗,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它的存在。
基金項目: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校級課題“大數據環境下信息化教學評價體系研究”(2019QN09)。
作者簡介:馮羽靜(1988.9-),女,浙江臺州人,碩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