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
近年來,我國的醫藥費用開支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這在某種程度上更是帶動了醫藥公司業績的增長。為了實現公司利潤的最大化,我國的各個類型的醫院都是其目標。由于醫院本身的特殊性,沒有任何一所公立醫院的院長呈現較大的流動性,這在一定的程度上致使醫院各主要領導人的流動性極低,也就意味著醫院各主要領導人對于醫院其他的員工具有較大的威力。這種權威有時也會成為議員領導人謀取私利的工具,而通過對醫院主要領導人施行任種經濟責任審計可有效的將醫院領導人的權利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促進了醫院主要領導人更加廉潔。
事實上,我國在建國初期的醫療事業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就受到了世界多國的一致好評。而步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各家醫院所暴露的各種賄賂案件卻是屢見不鮮,民眾對于國內的醫療體制更是有著極大的不滿與意見。為了保證醫院主要領導人的廉潔奉公,開展醫院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勢在必行。
我國醫院由于自身醫療體制的特殊性致使醫院主要領導人在醫院往往具有較大的權利。而近年來,國家逐步放寬了對于公立的醫院管制,這也相當于放寬了對公立醫院領導人的各項管制與束縛。而作為公立醫院的領導干部他們本身就是各家醫藥公司重點的目標,加之,不受束縛的權利本身可容易使得人犯錯。因此,只有通過施行醫院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以管控這些領導人的權利才能杜絕這些領導人對于賄賂或是貪污任何的僥幸心理。
伴隨國內醫療改革事業的不斷深入,公立醫院作為政府手中最重要的“王牌”受到了來自各方的重視與考量。醫院的主要領導人基本上都是在醫院內任職多年直到退休,而我國當前的對其審計則是在其退休之前,這種審查往往都是一種流于表面的形式,并不能對醫院的領導干部形成有效的監督與引導,還極有可能助長他們的私心。
醫院是一個在任何國家當中都具有特殊地位的組織機構,它是促進人類健康、預防各類流行疾病的最后一道防線。世界各國由于本國國情及政治體制的區別,其醫療體制具有較大的差異,這也導致了醫院的運行具有本國的特色。我國以公立醫院作為絕對的主力實現了對國民生命健康的托舉,它每年入院量人數占據了當年總入院量九成以上,在診療中占據了絕對的優勢。醫院本身的天職就是“救死扶傷”,這一點是受到所有醫院的認可。但是由于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對于人類思想的侵蝕,象征著大公無私的醫院在某種程度上已然走下了神壇,而這在某些法制混亂的國家更是出現了極為惡劣的表現。在某些法制混亂、經濟落后的拉丁美洲國家,不少醫藥公司出資為醫院的醫生與護士提供免費的大餐與旅行機會換取醫生與護士能夠多多使用該公司的產品早已是業內近乎公開的秘密。而在委內瑞拉這個經濟幾近崩潰的國度,不少醫生與護士推薦母親們使用奶粉代替母乳喂養嬰兒,但實際上母乳是更適合嬰兒的生長發育所需。究其根本,與各類奶粉公司為醫生與護士提供的免費旅行及禮物不無關系。就國內看來,國內公立醫院的治療水準與護理水平與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實質上是一種體制的差異。由于我國的醫療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國家政策的影響,在短期內中國的醫療體制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簡單的來說,中國的醫療體制就是建立在無數的醫療工作者不公平付出之上,醫療工作者并沒有得到與之相符的勞動報酬,而這客觀上造成了不少醫療工作者容易受到醫藥公司的“甜蜜攻勢”所影響。尤其是政府將醫院看作是獨立經濟核算、具有獨立經營意識的利益主體之后,而醫院的主要領導人還是受到政府的監督與管轄,醫院的內部對于他們并沒有較好的監督機制,致使部分醫院主要領導人權利較高,也因此他們容易成為醫藥公司的重要獵物。
明確醫院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中的重點審查對象是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一大關鍵性任務與責任,但是這種審查并不能夠完全只偏向醫院各類的經濟指標,尤其是針對那些非盈利性的醫院,醫院為未來的投資并不能單純看作是一種致使國有資產流失的行為。
不少的審計人員在對醫院領導干部進行任中經濟責任審計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缺陷就是忽視了醫院的未來發展,當前的醫療技術無時不在提升,而且民眾對于醫院的環境與服務質量都在逐年提高。而提升這些相關的質量,沒有足夠的投資完全是不可能的,而且由于我國的醫療體制完全是建立在醫療工作者的不公平付出之上,某些醫院為員工所提供的福利是促使員工留下來的關鍵,如果審計人員認為這些支出完全是不必要的開支,醫院整體的發展完全落伍于時代就是必然的結果。
醫院關于藥品與各種器械的采購就是極易發生權利尋租現象,由于醫院的采購目前受到了國家的限制與管控,但實際上醫藥公司將各個科室的主要領導人(護士長及科室主任)作為重點對象進行賄賂與收買還是屢見不鮮。例如,某家醫藥公司的產品進入了醫院的采購名單之上,但實際上護士長作為科室內的護理管理者,她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影響護士究竟使用何種的器械,而醫生則是會受到醫藥公司的各種宣講會或是其他的禮遇以此換得醫生使用某種特定的藥品。這些甚至在某些醫院當中成為了公開的秘密,不少醫藥公司的人員也會通過其他手段影響醫院的主要采購人員,但相信這些事情在醫院集中采購之后能夠減少甚至是消失。
同時,對于某些層級不同的醫院評價醫院財務收支有著不同的側重點,例如由于近年來我國的醫療體制實在不容樂觀,不少民眾對于基層的小醫院完全失去了信任感,這就導致了民眾紛紛涌向了大醫院。在這樣的趨勢之下,針對基層小醫院的審計重點則是財務收支的真實性,防止其謀求國家醫保基金的手段;而針對各類大型醫院審計重點則是應放在資產的波動情況。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絕不能夠通過類似量化的手段評價醫院的經營狀況,醫院并不是完全為了盈利而存在,如果醫院完全將每年入院量等作為科室考核的指標,那么醫院是否是盈利性醫院又會掀起新一輪的討論。
中國醫療體制的不合理是長期以來國內諸多因素所導致的,在短期內,它幾乎沒有任何徹底改變的希望,而中國對于醫療事業的不合理期望更是加重了這一不平衡的發展。由于這一因素的影響,不少醫療工作者對于自己的報酬更是充滿戾氣,而且對于某些在醫院中有較高權威的領導人更是會出現權利尋租的現象,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人的本性。而醫院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只是一種預防的手段,以盡量減少醫院主要領導人出現權力尋租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