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勝敏 賈 英
(1.天津天保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天津 300308;2.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天津 300402)
城市是人類向往的地方,但伴隨著全球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地球環境不斷惡化,城市的副作用也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到。隨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全球城市人口在不斷的提高,到2030年估計會有50億人居住在城市,占全球人口總數的61%;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原本高生活質量的城市,變為高成本、高能耗、高時耗的中心,各類資源變得稀缺。2018年底,我國城市的人口83 137萬人,占比59.58%,能源消費占全國總量的85%左右,每年將有1 500萬人進城,而全球城市能源消費占全球總量的75%左右。鑒于城市是高能耗的中心,按照矛盾論原理,要解決低碳的問題必須從城市的低碳化作為著手點和首要點。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征,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的城市。“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作為低碳化的核心,就要求我們采取合理的方式來避免高碳行為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降低高碳所帶來的后果。降低高碳后果作為事后補救,實為下策,避免高碳行為是事前預防,則為上策,在低碳化的研究中我們應首選避免高碳,做到未雨綢繆。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人類作為城市的主人,城市的低碳化作為城市發展的要求,必然不能損害人類的根本利益。但根本利益和利益不是對等的,眼前的利益可能會損害根本利益,如為了吃愛吃的食物而吃到把人撐死,僅滿足了吃的利益,而把人生存的根本利益損害了。城市作為人類生存、居住的場所,其存在的意義在于滿足人類生存的根本利益,把城市建設成為美景如畫、生活如詩的中心。
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向 “又好又快”的發展的實質轉變,堅決避免“涸澤而漁,焚林而獵”的發展。
如今某些城市為了GDP,造成污染嚴重,空氣質量差,在城市中居住看不到朵朵白云,只能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居民沒有絲毫愜意的感覺。城市的低碳化以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為目標,為人類生活創造一個優良的居住環境,不是為了限制人們生活的自由程度,要通過改善城市發展模式來滿足人類的根本利益,在發展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綠色社區、綠色產業和水循環利用上多下工夫,實現人類的可持續長遠發展。
全面協調發展對于城市來說重要的是各行各業各區域之間協調同步、統一發展,避免出現水桶效應,一個城市作為一個整體,發展必須是各方各面、各行各業、各地各方全面的發展,“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城市的低碳化不能以某一個行業或某一個區域的低碳化而告成,城市的低碳化必須是城市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實現低碳化,低碳經濟、低碳生產、低碳消費、低碳生活、低碳社區、低碳旅游等各行各業全面實現低碳,才能實現真正的低碳化。城市的低碳化必須在城市發展的協調上下功夫,只有城市中各項資源在各區域間的協調分配,不以實現局部的低碳化為目標,不能為了在某一個區域實現低碳化,而把所有高碳的行業或企業集中到其他區域,各區域之間職能、業態定位全面協調發展,才能建設整整的低碳化城市。
統籌兼顧作為“整體與部分”和“系統與要素”辯證統一的方法,統籌是建立在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基礎上的統籌,兼顧是一種整合和優化,統籌兼顧既要著力推進、重點突破,又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達到互利協同,避免互斥掣肘,實現1+1>2成效。
城市的低碳化要本著統籌個人利益和城市利益、單一區域利益和城市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必須在城市統籌上下功夫,只有城市中各項資源在各區域間的兼顧調配,整個城市作為一盤棋,要全局統籌謀劃、統籌實施、統籌管理、統籌提升、統籌發展,統籌兼顧好各區域內、外職能互補,區域之間業態互補,發揮城市有機整體的優勢,實現城市低碳化。
我國正處在城市化的高速發展期,走低碳化城市發展道路是我國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城市的低碳化發展必將在科學發展觀等先進的理論指導下,穩步推進。通過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創新建設節約型低碳城市,實現人、城市、自然的和諧發展,一個個產業聚集、功能復合、生態宜居、充滿活力、人民幸福、文明和諧的現代化新城必將在中華大地上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