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正勝
(安徽省郎溪縣林業局,安徽 郎溪 242100)
林業屬于國民經濟發展當中的關鍵基礎性產業,在人類社會發展方面起到關鍵作用。森林屬于陸地生態系統當中的關鍵構成,在保持大自然平衡方面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國幅員遼闊,且資源非常豐富,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問題是在所難免的。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變得愈加明顯。林業經濟產品與功能具備一定的特殊性以及復雜性,對于國家經濟而言是較為特別的構成,承擔了生態與經濟雙重功能。關于生態功能和經濟功能的平衡,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泰爾指數主要指熵指標體系的廣義形式,起初用于對不同國家間差異進行計算,目前在很多行業的差異分析工作中都有著廣泛運用。
現階段,我國林業經濟發展的差異性處于居高不下的狀態,泰爾指數超過0.6。其中我國西部區域的林業經濟差異是最小的,中部地區是最大的,并且依然在持續上升。我國林業經濟發展整體差異地區間的貢獻率要超過地區內的貢獻率,而這能夠表明我國的林業經濟差異與地區之間存在密切聯系。
林業第一產業地區內的差異是先降低后提升的,三種地區之中,屬中部差異最大,而西部最小。林業第一產業差異的地區內貢獻率要超過地區間貢獻率,這就體現出林業第一產業差異是由于地區內差異所導致。
林業第二產業整體性差異是很大的,泰爾指數超過0.94。東部的差異每年都在降低,而中西部差異處于持續提升的狀態。近年來地區內貢獻率要低于地區間貢獻率,這就體現了我國林業第二產業的發展差異現主要因為地區間差異導致。
我國林業第三產業整體性差異是因為地區內差異所導致。對于三大地區來說,西部差異性很大,其次東部差異很小,而中部差異在不斷升高,這逐漸變成造成林業經濟發展存在差異的關鍵因素。
林業經濟發展屬于經濟發展種的要點內容。然而林業經濟與總體經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因此兩者發展形式存在差異,相關理論是不可以生搬硬套的,林業經濟發展必須要依照該地區實情開展。
人力資源對于所有產業發展來說都是很關鍵的,對于林業來說亦是如此,具備高素養高水平的人才可以促進林業經濟深入發展。因此所有地區必須要依照國家政策以及社會發展形勢,提高林業人才的專業化水平,提高林業管理的科學性以及系統性。
林業中包含非常豐富多樣的森林資源,對森林資源進行衡量的指標有,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以及林地面積,另外,在衡量的時候需要把正培養林地與即將培養林地都列入其中。以上一些指標同樣可以對地區林業經濟展開初步性評價,總的來說,森林資源屬于林業中的關鍵資源,在林業經濟發展上具有重要作用。
林業經濟很大程度上會受氣候條件以及自然條件之類因素影響,這就造成發展存在不均衡問題。比如:內蒙古總體形狀為條形,受到自然因素影響,其森林資源的分布就十分不均衡。其東北地區屬于關鍵性林業產業地帶,大都集中于興安盟以及呼倫貝爾。大多數森林面積以及森林資源是集中于上述兩區域,其余區域森林的覆蓋率非常低,而這對于林業經濟發展就會產生一定影響。
對于林業產業來說,其一二三產業的發展都不夠協調,其中第一產業占比是非常高的,但是二三產業的發展較為滯后。這樣總體經濟水平就會大大下降,對于提升經濟效益來說沒有較強的助推力。加之森林資源較為欠缺,林業的基地工程建設較為滯后。因為森林資源是非常有限的,總量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嚴禁進行天然林采伐以后,林業中的人工林是非常有限的。森林資源投資比較高并且周期很長,這就無法調動農民參與積極性與主動性,比如:樹木在長成之后能否進行砍伐,這對于森林資源發展會起到限制作用。
近階段,我國對于林業經濟發展愈發重視起來,因此結合區域實際狀況針對林業發展進行長期規劃,而且制定出不少的政策以及制度,進而實現對地區林業經濟發展的引導與管控。林業產業發展會遭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例如:本地氣候與森林資源,因此風沙控制與動植物保護是十分重要的。我國針對相關內容制定出很多法律制度,期望可以促進我國地區林業經濟不斷發展。
我國東部地區需要構建一個健全的沿海防護林體系,而且需要強化人工林業管理工作,對于低產林的改造工作要加強關注,進而運用有效方法去提升地區林業生產率。中部地區需要重視強化人工用材林以及大徑用材林的培養,中部可栽種非常多的油茶,因此需要強化這一方面,加強對林業資源的有效利用。西部地區由于水源十分有限,而森林很多,因此需要強化水源保護開發工作,使得森林系統能夠得到更深層次開發,且必須完善開發補償制度,借助科學的法律法規保證森林資源開發與保護更為規范。
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是很高,并且地理位置非常好,因此就需要加強技術手段的更新升級,增強林業產品生產加工能力,提升林業產品價值,而且還可以減少能源損失,有效提升林業產業經濟價值,推動地區經濟進步發展。中部地區需要基于原本林業資源,強化第二產業開發工作,有效推動林業經濟的進步發展。西部地區由于森林系統較為豐富,需要借助這方面優點強化旅游產業開發工作。
對于林業經濟發展來說,林業產業非常容易遭受風沙條件影響,因此有關單位需要重視防沙治沙工作,針對地區實際狀況,創新完善管理制度,加強防護林建設以及風沙防治,強化天然林的保護以及經營工作,強化野生動植物的保護以及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工作,加強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需要依照林業產品市場狀況,主要包含產品多樣性以及林業市場化,以一種長期發展的視野來制定相關政策,實現對于林業資源的合理開發與保護,最終就可以深入推動地區林業經濟發展,促進我國經濟不斷發展進步。
林業經濟屬于措施方法經濟發展當中的關鍵構成內容,所以對于影響林業經濟發展的所有因素都必須認真研究,且制定出有效的措施方法,為我國林業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保證其穩定健康發展。本文針對林業經濟發展差異以及影響因素與相應措施展開分析,期望可以為林業經濟發展提供借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