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坤
(博興縣呂藝鎮人民政府,山東 濱州 256506)
在傳統經濟增長模式的影響下,使得我國目前鄉鎮經濟增長速度已經無法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需求。同時,科技的不斷進步導致社會對鄉鎮經濟型的普通工業品的實際需求量逐步下降,使得鄉鎮財政收入嚴重受損,在社會事業支出上升的基礎上必定會給鄉鎮政府帶來明顯的財政壓力,長期惡性循環會使得鄉鎮其他類型的公共投資無法順利進行,最終制約著鄉政府經濟的整體發展速度。
鄉鎮經濟的發展道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鄉鎮經濟要在縣市等上級機構經濟發展策略的影響下實現自我突破,這樣必定會導致部分矛盾過于集中,從而制約著鄉鎮經濟的發展。同時人民群眾與鄉鎮經濟發展規劃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例如社會公共服務設施與群眾個人利益沖突,群眾的自我維權意識不斷地增長,個人的價值觀念與經濟發展理念的沖突等等,都會促使一系列矛盾的出現。另外,鄉鎮政府為了發展經濟而接受的部分項目,例如化工廠,垃圾焚燒廠等等,不僅會考驗鄉鎮府的實際工作能力,同時還會在發展中產生各類矛盾,這些矛盾都會給鄉鎮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同程度的阻礙。
鄉鎮經濟的傳統發展模式是依托市縣等經濟發展格局,這樣便直接使得鄉鎮經濟發展結構存在明顯的依賴性,使得鄉鎮產業的競爭力無法快速提升,從而經濟發展的目標也就無法實現。我國大部分的鄉鎮第三產業分布普遍不均衡,零散產業占據主導位置,所以使得鄉鎮經濟體系中無法形成新型產業的規模,同時加上自身發展技術與發展理念的限制,導致現有的鄉鎮企業的產業結構無法推動鄉鎮經濟的整體增長。
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是鄉鎮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為此,鄉鎮政府要切實的履行自己的職能,對鄉鎮經濟的生產要素與發展秩序進行優化與完善,提升公共資源配置的合理性,為鄉鎮經濟的全面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1、摒棄傳統的鄉鎮市場管理理念與模式,運用科學的管理制度促進鄉鎮之間的貿易合作,保障鄉鎮市場開發體系的有序運轉。
2、加大對鄉鎮特色產業的挖掘與推廣,并結合發展現狀增加招商引資的機會,幫助鄉鎮本土企業進行變革與創新,促進其健康穩定的發展。
3、結合市場導向需求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對市場競爭環境進行監督與優化,在發展公共基礎設施的條件下加強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采取科學的方式對鄉鎮本土企業進行人才,技術與資本的優化配置,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為公共產品的發展提供支持與幫助。
1、傳統的鄉鎮政府具有嚴重的管控思想,但是其服務意識卻十分淡薄,使得鄉鎮政府結構是高于人民基礎的,這便成為鄉鎮經濟發展的絆腳石。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鄉政府是為人們服務的政府機構,所以,要徹底轉變過去腐朽的觀念,使政府機構的管控職能能轉變為服務職能,應用先進的經濟服務理念推動經濟發展重心的實現,使得政府的管理與服務能協同發展。
2、結合鄉鎮發展特點與現狀開展鄉鎮領導干部隊伍的建設工作,提升鄉鎮領服務示范效應。例如推行鄉鎮工作人員駐村制度,鄉鎮干部包村制度等等,全面落實鄉鎮干部定期下鄉走訪活動,使群眾的各種訴求,各類矛盾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保障鄉鎮經濟的有序發展。
3、建立合理的工作考核機制與激勵機制,以科學的發展觀促進黨政干部工作的進步,同時并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督,提升黨政干部的工作熱情,使得企業獲得良好的發展環境。
1、對鄉鎮政府的行政管理體制進行徹底的變革與創新,運用先進的理解對現有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方式進行有效的優化與提升,使得政府的職能定位更加清晰,職能目標更加明確,確保政府各個部門間的關系更加和諧。
2、對于鄉鎮的改革應當增加財政投入,鄉鎮基礎設施建設與社會保障制度都到有效的落實,從而提升鄉鎮的整體面貌。
3、增加公眾參與社會事務決策的機會,對現有的公共服務供給機制進行改革,切實了解群眾的真實訴求,從而提升公共產品供給體系的完善性。
4、重視新型人才的引進工作,以新型的人才資源提升鄉鎮政府工作隊伍結構配置的合理性,為鄉鎮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
1、結合鄉鎮經濟發展的特點與優勢,充分融合城鎮發展建設基本體系,提高土地規劃與鄉鎮基礎設施規劃的科學有效性,以此促進鄉鎮經濟的和諧發展。
2、有效了解與掌握鄉鎮經濟發展與其他產業間的矛盾與沖突,逐步淘汰落后產能,發展區域優勢產業。
3、科學的引導并監督企業進行轉型升級,結合市場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為鄉鎮經濟發展制定明確的階段性目標,推動鄉鎮經濟的全面發展。
在積極探索自身發展途徑的同時,要重視對成功改革案例的經驗借鑒,從而促進鄉鎮經濟的和諧發展。在經驗借鑒過程中,首先需要結合自身發展特點與現狀,選擇恰當的改革案例,提高自身經濟發展方案的可行性。其次,對成功改革的發展經驗進行科學的改良與創新,提升與自身發展現狀的融合度,確保經濟發展模式科學合理。
鄉鎮經濟的全面發展占據了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的主導地位。所以,鄉鎮政府應當充分結合當地發展現狀與特點,以完善的政府服務職能為保障,引導具有區域特色經濟項目的建立和推廣,全面推動鄉鎮經濟優質高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