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 霞
(貴州省赫章縣水塘堡彝族苗族鄉田壩小學,畢節 553200)
近些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識字教學逐漸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在小學階段,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識字教學對于小學生的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采用適當的識字教學方法具有實際的意義。字理識字教學法的出現,正好符合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理論要求,是通過依據漢字的構形規律,采用漢字形音義的關系進行識字教學的方法。通過實踐證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字理識字教學法對于提高孩子的識字能力有著良好效果。
對于漢字來說,是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歷史文化,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定的文化內涵,都代表著不同的意思。對于字理來說,指的是造字的道理、源頭。字理識字教學法應用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是一項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一套系統科學的識字方法,它是依據漢字的結構,從漢字形與義、音的關系著手進行識字教學的方法。它注重通過對漢字的象形、轉注、會意、指事、假借、形聲等構形理據的分析來突破字形這個難關,達到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的目的。
對于字理來說,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漢字的構形理據,指的是在進行漢字的構造時,每一個部件和每一個點、畫等被采用,然后按照某種規則、程式進行安裝的理由和依據。
對于字理識字教學法來說,指的是根據漢字的結構,從漢字的形、義、音的關系著手進行識字教學的方法。它注重通過對漢字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構形理據的分析來突破字形這個難關,達到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的目的。
故事法指的是教師通過講解故事的方式闡述字理的方法。漢字的組成有很多的特點,并且每個漢字都有其自身的故事,教師要帶領學生對存在的故事進行深入挖掘,也可以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字理故事的編寫。聯想法指的是教師引導學生對漢字進行合理的聯想,要加強對漢字的形、音、義進行正確的理解。比如,漢字中的象形字和會意字等都比較適合采用聯想法進行教學。故事法與聯想法兩者之間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將兩者進行有效的融合,符合字理識字規律的訴求。小學生還處于身心健康發展的階段,對一些故事有著特殊的情節,也存在很多聯想的意識,如果教師能夠從這個角度展開創新設計,勢必能夠成功調動學生識字熱情。如果有可能,教師還可以發動學生展開個性聯想,對漢字進行故事創編,學生會在具體操作中建立豐富學習認知。
歌訣法指的是教師采用兒歌的形成進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方法。對于歌訣法來說,具有朗朗上口、節奏感強的特點,能夠獲得學生的認同感。字謎法是教師采用猜字謎的方式進行識字教學的方法,字謎法的種類多種多樣,比如畫字謎、拆字謎等都屬于小學生比較喜歡的識字方法。小學生會產生對字謎的興趣,能夠促進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字謎的編輯活動中,學生的識字效果也會更加顯著。將歌訣法和字謎法進行有效結合,會有更高的適合度,能夠給小學生的識字教學帶來更多契機。小學低年級學生最早接觸的就是兒歌和字謎,教師有意識將二者融合到一起,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識字熱情,還可以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例如,課文《狼和羊》中有9 個生字,教師首先給學生展示幾個字謎,讓學生在這些生字范圍中找謎底。如:“模樣像狐又像狗,長長尾巴像掃帚。”學生很快就猜到:“這是狼。”如“大地灑滿月光。”學生猶豫了一下,有人猜到:“這是臟。”如:“有心才進京。”學生異口同聲:“驚。”為調動學生學習生字的熱情,教師讓學生自己編寫字謎。學生聽說自己編輯字謎,都顯得特別興奮,紛紛展開熱議。在成果展示時,有學生給“倒”字編寫了字謎:“一人報到靠邊站。”教師給出肯定評價:“非常貼近‘倒’字的構成,說明觀察很到位,找到了字謎編輯的竅門。”
對于推理法來說,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推理演練,通過對推理演練的結果進行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漢字的理解。小學生雖然不具備完整的思維推理能力,但是也具備簡單的推理性思維,教師要對識字教學的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促使小學生能夠從識字教學中逐漸形成對學習的認知。遷移法可以從字面意思上理解為從一邊移動到另一邊,常適用于形聲字和會意字的學習。推理法和遷移法較為貼近,教師在具體操作中,不妨結合運用推理和遷移識字方法,幫助學生對識字方法形成結合意識,多種識字方法的共同使用,自然能夠產生更顯著識字效果。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應用字理識字教學法進行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漢字的組成結構,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能力。不僅如此,還會使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漢字文化的熏陶,從而愛上祖國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