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芳
(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教育局,灤南 063500)
教研工作可以對提升教師的職業能力以及業務水平產生重要影響,優秀的教研工作可以促進高質量高效率教學工作的開展。然而在之前開展教研活動時,可能受到了教學資源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教研工作取得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現在不同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化技術也得到了更廣范圍的應用,其以特殊載體的身份在教育領域中實現了進一步的滲透。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可以為教研工作的開展提供便捷,推動教研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同時也有利于教師資源應用能力以及專業教學水平的增強。
目前,為了確保數字化教研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采取數字化資源整合、學習型團隊建設以及個性化教研工作的開展等有效措施,只有如此才能使教研工作水平得到提升。以下是各個措施的具體內容。
數字化資源整合在數字化教研工作開展過程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與教研素材的優化息息相關,也正因如此教研工作質量會受其的直接影響,從而決定了教研工作是否可以取得實質進展。為此,數字化資源的建設就變得尤為重要。對于學校來講,應該安排專門人員進行資源的歸納與總結工作,按照資源的不同類別分別建檔,例如優秀教學課件、教學成果、教學參考文獻等,也可以搭配可用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以及相關的教學用視頻等。要保證資源庫的不定時更新,供教師查閱和下載。對于教師來講,其需要及時完善自己的教學資源庫,對各種學科知識進行分類并歸納,最后將有關資源進行上傳。教師也可以在學校的相關教學網站上查找一些合適自己的優質的教學資源,例如高質量的自制課件等,選出自己需要的內容進行下載。除此之外,互聯網作為一種高效的交流平臺,也可以作為教師了解國內外教育發展形式的最佳工具,便于教師依據最新課改內容調整教研方向。數字化資源的整合使學科課程資源以及網絡教研工作實現了進一步優化,這也成為了順利開展數字化教研工作的基礎保障。
學習型團隊是指將教師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團隊劃分,使教師以團隊的形式傳達教學理念,從而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以帶動學校發展。建設學習型的教學團隊,不僅可以推進數字化教研工作的順利進行,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引導的作用,有目的地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根據教師所教授的學科類型的不同,教學經驗的不同以及年齡特點等標準進行團隊劃分,盡可能將學科類型相同的教師分配到一個團隊當中去,便于后期教研工作的開展。例如,按照學科類型進行劃分,語文學科的教師團隊就可以在之后的教研活動中一起開展文章閱讀及作文等項目的研究。在同科目的教師團隊劃分過程中,也要注意團隊教師的專業能力以及年齡階段。一個優秀的教師團隊是可以通過正確的方式來克服難題,從而使數字化教研工作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團隊的學習形式不能是固定不變的,可以采取請專家指導的方式,也可以組織教師以自行參與網絡聽課等方式來進行最新教學理念的了解與學習。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為此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途徑。另外,既然組建了教師團隊,那么每一個教師就不是單獨作戰,教師個人能力提升的同時也要關注到團隊的發展情況。為了使團隊水平的提升,可以定期開展溝通交流會,讓各個團隊成員之間就教學經驗或方法進行溝通討論,以合作互助的形式充分發揮出集體智慧的優勢,從而推動數字化教研工作實現進一步發展。
個性化教研活動的推進可以幫助教師實現專業素養的鍛煉與提升。微格教研的形式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教學反思工作。微格教研是指讓教師通過微格系統攝錄設備將自己在微格教室中開設的公開課進行錄制,在之后舉辦教研活動時再供其他教師觀看評論。通過對微格系統的應用,教師可以發現自己在講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做出改正,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在每學期課程開始之前,可以安排專門的微格研討會,使教師按照既定的教學計劃開展相應活動。教研組在開展活動時,可以安排一些教師進行聽課,課下再由這些教師給予中肯的評價與建議,這也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改善。與此同時,通過微格系統錄制的教學視頻也可以上傳到校園網站中,便于學生及學生家長站在學生角度提出意見。教師可根據學生提供的定位轉變教學方式,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在這個網絡大環境下,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發表自己對于教學的思考,也能對其他教師表達的教學理念進行評價與討論,通過對話及留言的方式實現交流溝通。另外,微博或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形式通過定期更新與維護,可以打破空間的限制,創造出和諧的教研氛圍,從而促進數字化教研工作的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數字化教研工作不同于以往的教研形式,其本身具備相當可觀的優勢。運用數字化技術,通過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整合、學習型團隊的建設以及個性化教研的開展,教師的教學水平會得到有效提升,這也為教研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前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