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謙磊 楊翔軍
摘 要:首批本科職業教育院校的試點,使我國的職業教育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職業院校學生干部是學校和學生之間溝通聯系的紐帶,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對于學校管理工作及校園文化建設等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在總結以往職業教育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基礎上,提出本科職業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幾點構思,具有一定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關鍵詞:本科職業院校;學生干部;學生干部隊伍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完善學歷教育與培訓并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渠道,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2019年5月27日,教育部正式批準了首批本科職業教育試點高校更名結果,全國15所高校由“職業學院”正式更名為“職業大學”,同時升格為本科層次的職業院校。開展本科職業教育試點,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進一步完善了我國職業教育體系,對于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新時期我國職業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國家開始進行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體系中的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同樣面臨全新的挑戰,職業院校學生干部隊伍是思想政治隊伍中的重要組成結構,為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園班級文化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職業院校的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現狀,對新時期本科職業院校的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一、我國職業院校的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的缺陷與問題
第一,選拔、培養與考核機制不健全、不合理。從學生干部的選拔,到學生干部的培養考察,再到學生的考核評價,都存在不健全、不合理的問題。例如,在選拔學生干部時,有些部門管理者的個人主觀色彩明顯,存在著“關系戶”、“小團體”現象,沒有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在學生干部的培養考察過程中,片面的注重學生干部在常規工作的考勤加分,忽視學生干部在其所在班級的表現;在學生干部的最終考評環節,考評標準不具體、不深入,只是停留在“干活多加分多”的現狀。
第二,學生干部缺乏崗位責任感與服務意識。部分學生干部在自己的職能部門更多的只是被動完成部門的職責工作,沒有更深層次從部門的工作效果提升、學院發展等方面進行細致地剖析與反思。隨著學生干部任職時間的增長,他們在職能部門中的責任感逐漸消退,起不到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其次,學生干部缺乏服務意識,逐漸受到“官僚化”理念的深入影響,認為自身的地位高于其他普通學生,逐步走入學生干部工作的誤區。學生干部沒有將自己的責任感與服務意識貫穿到實際工作中,不但不能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反而是潛在的消極影響,不利于學生干部隊伍的發展。
第三,學生干部自我定位不準確,團隊意識薄弱。從選拔開始,部分學生干部對自己及自己的崗位沒有準確的認識與定位,沒有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理念落實到自己的實際崗位工作中,而且前部門的管理者或負責人在選拔與任用上往往也忽視該環節,沒有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思想教育與引導,逐漸形成消極的循環。誰都不能否認,學生干部應該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但是他們能否意識到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其次,部分學生干部的團隊意識薄弱。有些學生干部以自我為中心,過于強調自我的“特權”與“偉績”;有些學生干部則是搞“小團體”,相互之間“看不慣”或者極力排擠,影響整體干部隊伍的團隊意識與凝聚力,不利于學生干部隊伍的發展,不利于學院(學校)的整體發展。
二、本科職業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幾點構思
第一,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前提是學生干部價值觀念與意識的引導與建設。學生干部并不是“學生官”,無論是本科層次學生干部還是專科層次學生干部,都不應該把它當做炫耀身份的象征,不應該把自己高高掛起。首先,在個人層面上,學生干部要對自己的學生身份及學生干部身份有清醒的、準確的定位,盡職盡責、無私奉獻、服務同學,這些是作為學生干部最起碼要具備的思想意識;其次,在學生組織層面上,要具備高度的工作責任感與大局觀念。例如,積極思考如何配合輔導員加強班級學風建設、仔細考慮如何提升學生組織的凝聚力與管理水平等等。相比學生干部的能力培養與鍛煉而言,由個人到整體引導建立起一支價值觀念與思想意識正確、統一的學生干部隊伍,是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發展的前提。把學生干部統一的價值觀念與意識融入到學生組織發展的目標之中,具有利于學生組織發展的可行性,可以作為一種探索與嘗試。
第二,學生干部的選拔與任用采取“一年考核選拔”與“兩年逐級考核選拔”并用的方式。以往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校時間相對較短,導致學生干部的培養選拔周期過短,擔任學生干部的作用周期也短,沒有完全成長與接受有效的培養考察就擔任重要工作。現在,本科職業教育處于試點階段,本科職業院校的學生層次包含了本科與專科,不能片面采用“一年考核選拔”或“兩年逐級考核選拔”的方式。針對本科層次的學生干事,他們的培養選拔周期可以定為兩年,采用“干事-部長-主席”逐層選拔任用的方式,針對每個部門的具體工作職責,嚴格制定全面、詳細的選拔任用標準;針對專科層次的學生干事,他們的培養選拔周期還是一年。與本科學生干部相比,他們的培養選拔周期短,在具體的選拔任用標準的制定上要比本科學生干部更加全面、更加嚴格、更加詳細,其次要注重引導專科學生干事對自己要準確定位,營造積極競爭、公平競爭的良好氛圍。對專科學生干部的選拔與任用上,結合輔導員或班主任的意見,充分考慮學生在班級中的表現。由于存在兩個層次的學生群體,在所有學生干部的培養選拔上保證“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是保證學生干部有效選拔任用的重要前提。
第三,建立全面有效的學生干部考核與激勵機制。在本科職業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探索和實踐中,過程性的績效評估顯得尤為重要。過程性的績效評估可以根據不同崗位、不同職務的學生干部分階段進行,通過不同職能部門在所相對應的階段內所做的工作,以完成情況作為績效考核的定量與定性依據,階段性的考核結果尊重事實依據,能夠對下一階段各部門的職能工作做出指引與修正,成為學生干部向前發展的動力,實現其動能性的最大化。職業院校的學生處在準備進入社會的特殊階段,處在該階段的學生通常心理比較敏感、脆弱,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不強。因此,為本科職業院校的學生干部建立激勵機制,有助于他們從中收獲更多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更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例如,思想上尊重、信任學生干部,生活上關心幫助學生干部,著力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與部門關系;也可以參考企業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在學生干部的任用管理中實行“末位淘汰制”,可以在機制中設定不同的合格分數或“一票否決”條件,將合理的績效考核評價機制于激勵機制相結合,形成正負激勵,壓力與獎勵傳導,促使學生干部努力學習、認真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做好學生干部的考核與激勵機制,需要學校各部門的通力合作,需要輔導員與學生部門負責人的相互配合,需要學院(學院)領導的正確指引。
第四,其他方面。本科職業院校學生干部隊伍的建設是涉及多方面的系統工作,除上述幾點外,還有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例如,樹立學生干部的培養理念,學生干部要充分擔當班級與學院(學校)聯系發展的紐帶,學生部門的指導老師或管理者要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加強學生干部核心能力的培養,根據學校的辦學層次適時調整部門職能與規模等等。
三、結語
本科職業教育處在試點起步階段,職業教育體系中的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同樣處在全新的探索階段,本科職業院校的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沒有現成的、可供直接采用的模式,本文總結以往職業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發展的經驗與不足,在理論層面嘗試提出本科職業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幾點設想與構思,在后期的實際工作中,需要將理論與實際有效結合,不斷對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理論改進完善。
參考文獻
[1] 武如飛.論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以蘇州國際教育園為例[D].2010(9).
[2] 盧征.關于高校學生干部若干問題的探討[J]湖南農機,2006(11).
[3] 盛冠群.高校要樹立學生干部培養理念[J]工會論壇,2008(7).
[4] 藍俊以.高職院校學生干部培養的激勵機制-以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2017(6).
[5] 劉海峰.目標管理視角下的高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研究-以西北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2014(11).
作者簡介:紀謙磊(1990.09- ),男,漢族,山東青島人,碩士,山東外事職業大學輔導員,研究方向:青少年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