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對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教育上也需要結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培養出綜合素質較強的學生。高中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觀念的重要階段,而語文的學習也是拓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科目。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需要結合社會發展的現狀,不斷革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方式等,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更好的體驗。新課程標準中也提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讓學生可以自主探究課程知識。本文簡要分析高中語文中施行參與式課堂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參與式;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高中語文是培養學生文化素養的關鍵課程,教師在教學上需要尋找更適合學生的方法來開展教學。高中生此階段的思維仍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學生的抽象思維還在不斷成長,因此學生的思維沒有形成較好的邏輯性。并且我國傳統式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上需要不斷創新,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幫助高中生養成思維習慣。
一、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研究
高中語文教育是高中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語文教育是養成學生綜合素養的關鍵。但是在現階段的語文教育中,部分教師的觀念仍舊沒有徹底轉變,還存在使用知識灌輸的方式進行教學的現象。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其主要是采用知識灌輸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在教育中處于主導地位,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完全的開發。學生在課堂上不主動參與進教學過程中,不會對課堂上講述的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讓課堂的教學質量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也忽視了對學生思維的培養,其應當貫穿整個教學課堂。高中階段的教育旨在培養出學生完善和正確的人格,讓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同時學生缺乏較強的思維能力,對自身的學習也極為不利。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
二、高中語文中施行參與式課堂的教學策略
(一)參與式課堂讓教學課堂的氛圍更加舒適
在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上使用參與式的教學方式時,首先教師自身需要對參與式教學法有清晰的認識,才能將教學方式與課程內容良好地結合。參與式教學的關鍵在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積極性。并且主體性的教育思想也是為了讓學生的個性得到更好的鍛煉,讓學生可以主動進行學習,并在主動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思維。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引導學生,讓教師的積極性與學生的主動性相結合,形成較好的教學氛圍。例如學習《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時。本章節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了解馬克思的偉大貢獻,并激發學生對馬克思崇高人格的敬仰,讓學生從文章邏輯性的研讀中養成良好的邏輯思維。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上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閱讀中尋找到問題的答案。如本文論述的邏輯性主要通過哪些來表現,馬克思的偉大貢獻主要指哪些內容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讓學生可以主動研究課文內容。并且學生在研究過程中,也帶動了班級氛圍的形成,讓語文課堂的教學氛圍更加融洽。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將課程知識轉變為學生易于理解的問題,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
(二)參與式課堂讓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更好的提升
高中語文課堂應當是一個開放性的課堂,讓學生可以主動參與進教學的過程中。而參與式教學的靈魂體現在參與性之上,主導思想就是建立在對學生信任以及尊重的基礎上,讓學生在課堂上可以自由發展。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平等的溝通和協商,不但要讓學生參與進教學課堂中,也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因此在高中語文的教學課堂上,教師需要充分體現出學生的參與性,才能讓學生的學習質量可以持續性地提高。例如在學習《記念劉和珍君》一文時,在本文中主要讓學生掌握作品的有關背景,并且理解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同時也還需要著重理解文章中的關鍵詞語,從而感受到文章體現的勇于斗爭和渴求真理以及對祖國有高度責任感等優秀的品質。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文章的結構特點,讓多名學生來共同朗讀全文。并且在朗讀的過程中也需要帶著自身的感情來朗讀,用語言的方式來還原當時的情景,讓學生從情景中感受到文章的思想主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朗讀的方式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進而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更容易把握文章的重點以及內涵,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成為課堂上的主導者。
(三)參與式課堂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識
語文課堂教學是認識與實踐辯證統一的過程,高中語文的教材是人類文化思想的重要核心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單是依靠閱讀和記憶來完成,更需要在聽說讀寫中不斷發展和豐富自身的心靈與內在生活,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培養。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使用參與式的教學理念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可以讓學生之間養成良好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成熟。例如學習《宇宙的邊疆》一文時,本文主要讓學生掌握全文的大意,并將文中的層次與順序整理出來。因此在實行參與式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分組的形式,將學生分為三至四個小組,并讓每個小組分別從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以及時間順序等方面來研究本文。讓學生在主動的討論中理清文本的思路,養成良好的整體感知的能力。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小組互相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各抒己見,并將每位學生的意見相糅合,形成小組的意見。運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開展參與式教學,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讓自身的社交能力得到鍛煉,有利于學生養成成熟的思維。
三、結語
高中語文是高中階段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融合當前時代的發展需求與精神等內容,形成更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更易把握課文的主旨內容。而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參與式教學,可以充分開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并且參與式教學也可以不斷轉變參與形式,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廖翼,盛晏,楊英姿. 參與式教學在實踐教學中的運用 ——以“推銷理論與技巧課程”為例[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8(10).
[2]王朵.高中語文參與式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文存閱刊,2018(1).
[3]潘政華.參與式教學模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7(3).
[4]張曉紅.參與式教學在高中語文論說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