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秀云 山東化工技師學院
引言:機械制圖是職業院校機械類專業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它已經借助相應的軟件來實現,如AutoCAD。當前隨著CAD技術的不斷發展及普及,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職業院校已經成為了繼機械制圖后的又一門專業基礎課。這兩門課程在大多數職業院校里,分別由不同老師、在不同學期開設;而近年來,已從教學實踐中發現,兩者有重復知識,且兩科間隔時間較長,機械制圖知識無法正常遷移到CAD的繪圖中;CAD為獨立科目教學時,并非由擔任機械制圖的老師來授課,甚至非機械老師來授課,致使機械制圖知識無法達到鞏固提升。基于此,近兩年來,我院也已將兩門學科融合在一起,穿插進行,在探索運用一體化教學時,本人將發現的問題及感悟作以下表述。
《機械制圖》是學生入學后,第一門專業基礎課,而職業院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雖然對所有學生來說,在《機械制圖》面前,是站在同一水平線上,但基于其本身,對學習沒有一個良好的習慣,且傳統的教學方法,逐漸不適應現代學生的思維發展;再者,隨學習的深入,知識點越多,難度越大,學生就會開始感受到課程的枯燥,使部分學生打了退堂鼓,甚至有學生完全放棄本課程。
機械制圖課程是自從有機械專業起就開設的,AutoCAD是近十幾年開設的,這兩門課的教學內容不同,教學目標也有差異。
機械制圖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執行機械制圖國家標準,運用正投影法,繪制簡單的零件圖,能讀懂中等復雜程度的零件圖及簡單的裝配圖,主要培養目標是“以識圖為主”,使學生具備必要的繪圖能力。而AutoCAD是一種計算機輔助軟件,主要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學會并熟練運用各種命令,運用制圖知識,完成各種圖樣的繪制。它是一種繪圖工具,其虛擬工具代替了圖紙、鉛筆、橡皮、直尺、圓規等,比手工工具豐富,極大的提高了繪圖效率和質量;但在教學中,不能將AutoCAD命令操作嫻熟,反復抄繪各種平面圖形為最終教學目標。要認清,CAD只是一種繪圖工具。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簡化繪圖步驟,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引起學習興趣,進而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但CAD必然要在機械制圖的基礎上,才能完成相應平面圖形、三視圖、零件圖等的繪制,若無制圖知識作基礎,依靠CAD命令是無法完成識讀并繪制機械圖樣的。因此,要正確看待兩者間的關系,制圖是基礎,是理論指導;AutoCAD是快捷工具,沒有理論、技術指導,只有工具是產生不了一個標準圖樣的。
基于學情分析和兩課程的關系分析,本人認為在教學中不可拘于某一種教學方式,比如對平行班級,同一章節內容,可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安排不同的教學方式來組織。自古就有“教無定法”、“因材施教”等說法,尤其近年來,各種教學方法層出不窮,但不論是“項目化”、“情景式”、“混合式”教學法,還是目前大多院校提倡的一體化教學法,最終教學目的都是讓學生學會、學懂,并能自主運用知識。因此在教學中,不必拘于某一種教學方法,可提問、可設置任務、可“優帶差”、可“做中學”可“學中做”......只要針對學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均可多種方法相容,讓老師教學變得更有成效,讓學生學得更加輕松。
我院自2014年起,部分課程實施一體化教學,機械制圖課程開始逐探索一體化教學。本人在課堂教學中,基于一體化教學的探索,融入了其他教學方法,取得了以下效果。
傳統機械制圖教學方法,教師講學生聽,注重理論的學習;而AutoCAD教學注重命令操作的熟練,效果不理想。本人基于一體化教學,在理論知識較多的章節中,采用提出問題,給出任務的方式來教學;在分析、解決識讀繪制難的視圖時,采用師生共同邊繪邊學的方式;在學習CAD時,教授學習的技巧,演示基本操作后,由學生綜合練習鞏固。當一個個問題,由學生自主解決;當一個個圖形,被學生畫出,學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極大激發了其學習興趣。
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三視圖的投影規律是讀圖、畫圖的基礎。為鞏固該知識,每次課前,均隨機抽三名同學來背誦相關知識,或進行小測驗,加深了理解,打牢基礎,對于后續章節內容的學習起了極大的幫助。
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學習基礎較差,缺乏對機械零件的感性認知,學生難以建立空間概念。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相混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后,通過多練,多看,增強了空間的想象力,提高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結束語:將機械制圖與AutoCAD進行融合,是強化素質教育的趨勢。開展一體化教學,整合教材,節約教學資源,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既保證了學科內容的完整性,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當然課程教學改革是需要通過課程教學來實施,它是一個持續的不斷完善的過程,我們應根據社會的需求和發展,結合教學過程中的實踐不斷進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