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暹
目前,計算機已經成為各個領域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更是人們對外界信息進行獲取的重要途徑。計算機網絡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進一步帶動了其他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長期以來,由于人們對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不重視,致使計算機網絡成為不法分子獲得不當利益的工具,計算機網絡安全形勢變得愈發嚴峻,人們的隱私甚至國家安全面臨極大的威脅。為了營造綠色、安全的計算機網絡環境,就必須要提高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這對于推動我國現代化社會的發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隨著計算機技術與通訊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絡由此應運而生。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是確保其在特定環境及特定時間內能夠對業務進行高效完成的前提所在,環境、時間以及業務完成能力都是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決定性因素。如果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不高,則勢必會影響到計算機網絡的正常使用,從而造成信息丟失、網絡癱瘓、信息被惡意篡改等嚴重后果,這不僅會損害到用戶的切身利益,對各個領域乃至國家都有著極大的危害。
對于計算機網絡來說,其設備主要包括網絡設備與傳輸交換設備兩種,無論哪種設備發生損壞,都會影響到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網絡設備是指用戶所使用的終端設備,而傳輸交換設備則是用于數據傳輸和接收的設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設備與傳輸交換設備的性能不斷提高,相應的設備結構也變得日益精密,由于計算機需要在不同的環境下使用,這也使計算機網絡環境變得非常復雜,更是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如環境溫度過高或濕度過大、用戶操作不當、電磁干擾嚴重等,這些不確定性因素一旦發生,則勢必會影響計算機網絡的正常使用,從而導致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下降。
管理因素也同樣是影響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只有確保對計算機網絡進行良好的管理,才能保證計算機網絡具有較高的可靠性。計算機網絡需要相應的機械設備進行支持,這些機械設備的結構非常復雜,而且所涉及到的機械設備也較多。因此,必須要采取科學的網絡管理方法來確保計算機網絡的正常運行,從而有效防止信息丟失,并可及時找出故障位置,確保信息傳輸時的完整性與安全性。
計算機網絡結構屬于拓撲結構,其拓撲結構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因此,必須要對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進行合理設計,這也是確保計算機網絡正常運行的前提所在。合理的網絡拓撲結構,不僅能夠減少信息丟失,還能降低計算機網絡的故障發生幾率。
要想提升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就必須要通過容錯性設計手段來達到該目的,容錯性設計可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一方面可通過冗余并行方式來確定計算機網絡的形式,使服務器與用戶的終端設備能夠在兩個不同的計算機網絡中進行連接,這樣即使其中一個計算機網絡發生故障,也能通過另一個計算機網絡進行代替運行,從而大大提高了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對數據鏈路、路由器及廣域器進行互聯,這樣即使其中一個設備損壞,也不會影響到其他設備的正常運行。最后,還要選擇具有高容錯性、可靠性較高的服務器,通過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來防范可能發生的網絡故障。
冗余設計也能提升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通過雙網絡冗余設計的方式將兩個計算機網絡進行互連,能夠使各個網絡點都能相互連接,從而構成網絡鏈路,使信息能夠在網絡鏈路中自由的傳輸。這樣,即使其中一個計算機網絡存在故障,也不會影響到另一個計算機網絡的正常運行。
計算機網絡既包括看得見的硬件設備,又包括看不見的軟件程序,這些軟件程序能否正常運行,是由計算機網絡結構所決定的,如果計算機網絡結構不合理,則勢必會導致軟件程序無法正常運行,從而影響計算機網絡的正常使用。因此,要想提升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就必須要對其網絡結構進行合理設計,使計算機網絡架構具有較高的可靠性,以便于更好發揮網絡設備功能。
在計算機網絡可靠性設計中,還要結合計算機網絡的使用特點來進行多層次布局設計,將其劃分為應用層、硬件設施層、網絡服務層與操作系統層,其中,應用層負責執行各種功能來滿足用戶需求。硬件設施層是由計算機網絡中各種硬件設備組成的,如服務器、互聯設備、通信設備等。網絡服務層則集合了各種網絡服務,比如數據庫存儲服務、郵件收發服務等。操作系統層則指的是各種軟件及系統程序。通過這種層次鮮明,并具有遞進關系的多層次布局,能夠使計算機網絡體系變得非常完善,從而大幅提高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
總而言之,計算機網絡在各個領域的普及與應用,使其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更是人們所關注的重要問題。要想提升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不僅需要技術人員充分了解其影響因素,還要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計算機網絡的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