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志剛
工業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信息化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為工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在新時代下,如何全面衡量工業化和信息化兩者之間的關系,加速兩者融合已經成為了當前國家和企業深度考慮的問題。信息化可以推動工業化的發展,同樣工業化也能夠助力信息化的發展,所以,現在加強對兩者融合的研究對于企業發展來講具有重要的意義。
兩化融合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將提升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是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所在。兩化融合主要包括技術融合、產品融合、業務融合、產業衍生四個方面。概括來講,兩化融合是指電子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工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信息化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常規手段。信息化進程和工業化進程不再相互獨立進行、不再是單方的帶動和促進關系,而是兩者在技術、產品、管理等各個層面相互交融,彼此不可分割,并催生了工業電子、工業軟件、工業信息服務業等新產業。
現代工業制造企業在信息化的支撐下將產品的研發和電子信息技術、制造技術以及企業管理技術等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大大改變了企業在研發、制造、管理以及其他各個生產管理環節的方式,實現信息化生產和研發,同時也加快了企業管理信息化的步伐,增強了企業在生產和管理方面的創新能力,在整體上提高了企業的競爭能力。對于我國經濟來講生產制造行業非常重要,通過制造業信息化為我國步入新興“工業4.0”道路提供了基礎,促進了我國工業企業的華麗轉型。
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現代制造企業在互聯網方面的應用已經相對成熟,擴大了信息來源,朝著信息化發展。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制造企業也面臨著嚴峻的外界壓力,在與市場和客戶的溝通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通過高效的溝通可以更加深入的挖掘客戶需求,擴大市場范圍。在工業轉型和變革中,工業企業必須加強與外界企業的合作,通過協作和外包的方式來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以適應新經濟時代的發展需求。
在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過程中除了為企業帶來了直接的便利和管理效益之外,也衍生出了很多的新型產業和新興行業。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工業軟件、工業信息服務行業以及電子工業等等。在電子工業中,汽車、航空、船舶的電子化以及機械的電子化尤為典型。在兩者的深度融合下,可以對工業發展進行傳承和延續,在兩者融合的基礎上可以不斷加強創新實踐,在技術領域內進行創新,促進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工業化和信息化進行有效融合可以從各個階段的技術發展中得以體現。在第一個階段中,主要是信息化對工業化發展的推動;第二個階段由信息化對工業化產生帶動作用;第三個階段就是當前高度重視的兩化融合階段,實現兩者之間的相互推動和相互作用,促進兩者的共同發展。
第一個階段,也就是兩者發展的初級階段,對于信息技術可以為工業發展的具體作用并不明了,也沒有具體的發展方向,所以只能用推動來形容信息化對工業化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利用計算機來提高傳統手工操作的效率,提高管理效率;在第二個階段中,信息化逐漸走入工業生產的管理,通過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也逐漸將推動的意義改為了帶動,意義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義深遠。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電子信息產業與工業制造產業之間的行業邊界已經不再清晰,因此在“十一五”最后時期,國家重點推出了兩化融合戰略,也就是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戰略,也就是第三階段。現在我國已進入了“十三五”規劃階段,企業信息化,信息條碼化就是兩化深度融合的典型成果。在新的經濟形式下,兩化融合彰顯的尤為重要,在不久的將來“兩化融合”將會成為各企業競爭的先決條件。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實現信息化管理已經是大勢所趨,只有保持信息化建設的先進性才能夠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加強信息化和工業化兩者的融合。因此,企業領導一定要你充分認識到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
在企業發展規劃中需要提供足夠的資金投入來保證信息化建設的應用和創新,加強與相關單位的合作,同時還可以通過尋求國家政策支持來籌集更多的資金,從而有助于兩化的高度融合。
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還要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企業可以通過成立專業信息建設小組的方式來對其進行定期培訓,使其能夠掌握更多的信息化建設知識,從而為企業儲備更多的信息化人才,有助于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高度實現。
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高度重視信息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各類不安全問題的產生,從而保證信息化建設的順利推進。另外,還要增強企業應對安全突發事件的能力,從而為實現兩化的深入融合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信息化的出現和發展對工業化發展起到了很多好的帶動作用,隨著兩者融合深度的不斷加強,可以對工業生產管理各個流程帶來極大的支持,同樣工業化的大力發展也可以對信息化技術進行不斷的升級,使兩者相互作用、相互提升,從而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競爭優勢。兩化融合是我國經濟信息化工業轉型的必經之路,也是擴大經濟產業的重要途徑。